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明黄花梨 > 九十六、归路马蹄轻

九十六、归路马蹄轻

    九十六、归路马蹄轻

    由于福王朱常洵一直留在京城,并没有去“就藩”,这意味着只要他在京一日,太子之位就可能存在变数。当时有“独相”之称的内阁叶向高上疏力争,此时朝野上下也是舆论纷纷。郑贵妃又借口为李太后祝寿,企图再拖延一段时间,却遭到李太后训斥。在众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中,万历帝只好让福王离京。万历四十二年二月,福王朱常洵带着无数金银财宝就藩洛阳,庞大的队伍前后延绵十几里。

    郑贵妃因万历宠爱而在后宫骄横无比,就连正宫原配王皇后也要看其脸色,更不要说王恭妃了。她更是成为郑贵妃的眼中钉而被百般刁难,深受屈辱。这位王氏女从宫女到皇贵妃,听起来极为尊贵让人羡慕,可实际上王氏生前在郑贵妃的淫威下,饱受摧残,凄惨一生。她多年受万历冷落、郑氏迫害、奴才欺凌,长期被幽禁衣食无着,最后哭瞎双眼悲愤而死。

    王氏为宣府都司左卫人,少时家境殷实。万历初年皇帝大婚,朝廷在两京一十三省公开选秀,十三岁的王氏被选入宫廷,因落选皇妃被分配到慈宁宫去侍奉李太后。三年后的一天,十六岁的王氏偶然被皇帝遇见,以其少女的清纯之身被这位流氓皇帝强行“私幸之”而怀了身孕。三个月后,李太后知道了,问起此事,小皇帝竟想赖账;直到太后拿来了《起居注》指证当时日期,见到铁证他才低头勉强承认。王氏因此以宫女之身进封为恭妃。

    四年后,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万历帝非常高兴,进封郑氏为皇贵妃,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按当时千古一承的制度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做太子。朱常洛是长子应立为太子,可万历不喜欢王氏母子。郑贵妃又百般阻挠,因此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迟迟不能进行。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便亲自出面质问为什么还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狡辩道:“他是宫女生的,母亲出身下贱,怎能立为太子?”李太后听罢此言,怒火冲天,指着儿子大骂道:“你也是宫女生的!”

    万历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出身,而且是泥瓦匠之女,若论出身,比起王恭妃可是低贱得多了。若朱常洛因宫女所生没资格当太子,那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也有问题。朱翊钧十分羞愧,在当时的内外交困下,他妥协了,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才册立已经二十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在这些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万历的厌恶冷落,又被郑贵妃百般欺辱,待遇极差,生活艰难。《先拨志始》以一句话概括为“一应恩礼俱从薄”。

    朱常洛多亏了正宫王皇后和奶奶李太后的多方关照,总算没有被郑贵妃谋害,平安长大成人。郑贵妃虽在争立太子事件中失败,但在后宫一直目空一切。她掌管皇宫几十年,是万历一朝后宫中真正的实权派,被太监们吹捧为“内主”。王氏因此受尽虐待和欺凌,朝臣们多年来一直是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直到万历三十四年,朱翊钧这才借着给母亲李太后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氏封为皇贵妃。王氏成为皇贵妃后,一直是有名无实,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王贵妃病危,太子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神宗勉强同意。王氏在快临终前才终于见到了自己儿子,她拉着朱常洛手哭着说:“你已长大成人,立为太子,我死也瞑目了。”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可怜这位皇贵妃,在深宫中苦熬了三十年,还是没能盼到出头之日,才四十七岁就悲惨地离开了这个让她爱恨交织的深宫。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万历驾崩,饱经苦难的太子朱常洛继承了皇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按制度追封自己母亲为皇后,可谁能想到这位一生受尽了屈辱的太子,却只做了不到一月的皇帝就在“红丸案”中莫名其妙的死去。这是他一生最应该做的,且唯一能报答母亲并给母亲以安慰的一件事,却还是没有完成。直到他儿子朱由校登基后,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又从东井把棺椁迁来,与神宗和孝端王皇后一起葬入定陵地宫内。

    仙枝本是为安慰丈夫,才将话题引到此处;为说明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努力无愧我心。若与这位贵为天子的泰昌帝母子一生之悲情际遇来看,而我们眼下所遇到的情况,这简直就不是问题。此刻黄师木也想开了,他坚信:天地自然轮回,人间必存公道;轮回不计时间长短,公道自在你我心中。有些事情只要努力去做,总会有结果的。贪婪是人的天性,虽无法阻止,但可以进行引导,世间万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行进过程中都在发生变化,并可以相互转化。好在所担心的这一切毕竟还没有发生,尚有机会和时间,还可以挽救。接下来就是要自己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应对这一切。要让天下工匠都知道:良材虽好,须用之有度;要合理的开采和使用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坚守并保护好现有的黄花梨母树林不再被砍伐破坏,如此才能良性循环,造福千秋万代。

    可如何才能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良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呢?难道要自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府一县的去通知吗,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想到此,黄师木又将目光投向仙枝,似在问她可有良策。仙枝笑道,以你目前的工部侍郎尚且为难,那只有让皇上出面了。只要是皇上一句话,由工部来诏告天下,如同当年能工巧匠齐聚洛阳一般,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仙枝这句话让黄师木茅塞顿开,瞬间开悟,他知道该怎么去做了。是啊,要利用好自己工部侍郎的身份,同时还要取得到皇上的支持,这样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以家具器物为主题,如同进京赶考一样,在京城搞个集会;文赛诗词,武比拳脚,而工匠则要竞手艺,拿出制作的家具器物来。别说什么“京城五大家”、 “江南八坊”,也不讲“花梨鼻祖”, “紫檀世家”,谁是天下第一良工巧匠,光嘴说不行,也别不服气,拿出你做的东西来比比看。

    这个念头萌生出来,黄师木的心里也变踏实了。他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时间为此纠结。目前工部需要筹划一个与木料相关联的活动,并考虑好细节。他开始思考,并没注意身边仙枝表情的变化。仙枝说完后见他认真起来,自己的心情反倒有些沉重;她明白: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可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这虽不是什么命中注定,但却有着它内在的关联,并沿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而人们所能做的一切,也只是加快或延迟这个事态的进程而已,却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早晨醒来,红日初升,朝霞渲染着东方天际,吊罗山下一派生机。吃过早饭,仙枝将二两银子交给阿罗并表示谢意。阿罗不肯收,黄师木劝说道:收下吧,我们这么多人在你这里吃住了一天,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下次我们再来吊罗山还要请你给带路。阿罗十分感激的收下,一直送出村口。众人挥手告别,上马向北而行。一路上,路边古木送客行,芳草香绕马蹄轻,天高云淡,马快如风。

    在岛上的这十多天时间里,除了在王下峒的几天帮忙赶制桌案外,其余都是在山林间考察,行走在路上,每个人都经受了艰难的考验。置身于奇峰峻岭、深山密林中,也得到了不寻常的收获。期间目睹了多少令人感动和难忘的场景:母生树的亲情、子京树的伟岸、黄花梨的高贵、坡垒木的粗犷;千峰竞秀,万木峥嵘。也目睹了许多珍禽异兽,黑猿荡臂于长藤,云豹窜跃于古木;彩鹮飞翔于湖面,白鹇栖足于高枝;坡鹿漫步在林畔,大蟒盘身于石崖,巨蜥寻食于穴洞……。多少次在骄阳烈日下一身汗水,倾盆大雨中满身泥浆;忍受蚊虫叮咬,抵抗饥渴困顿,这一切,大家都坚持了下来。只因心中有着执著信念,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为寻良材佳木,踏遍万水千山。远走海角天涯。尖峰岭突遇蓄水决堤命悬一线,与死神擦肩而过,可再大的困难也没能让他们退缩。吃尽辛苦不畏苦,历经艰难不怕难;心中有了目标,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这一切经历都刻在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回味个中苦与乐,让人敬畏天地,感恩自然,顿觉生命珍贵,人生美好。

    归途中马蹄轻快,大家也都心情舒畅。紫霖在马背上吹了个响亮的口哨,山谷回应,经久不息。过山龙也受到感染,唱起了黎家山歌,歌声悠扬,响彻远方。仙枝将目光投向远处山峦,她知道,回家的路还要再经千山万水,但不管多高的山都会踩在脚下,多远的路都会甩在身后。当她转头看丈夫时,迎接她的是满目深情,这就是心有灵犀,意会不言。现在的人们常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而同在三百五十年前的吊罗山下,这五位纵马飞奔者的心情相比,竟是那样的相似。

    黄师木回头看了一眼渐渐远去的群山,默念起邱浚的《五指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霁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中午到了一个叫湾岭的地方。小村不大,路边一个竹竿搭建的凉棚,棚内摆放着一张桌子。五人在此下马,众人将马拴在路边树上。过山龙上前招呼一声,一位老者迎上前来。紫霖、大板去打水给马饮水,过山龙找老者要了些草料给马加上。几个人也都洗了把脸,一位老婆婆端上茶来。过山龙吩咐:但有好菜,一并上来。老妇笑着说,正好有一锅竹笋炖老鸭。片刻,饭菜上桌,炖老鸭的香味立时飘散开来,馋得主人家的小黄狗爬在地上直流口水,瞪着大眼睛看众人。这时已不用急着赶路,人们的心情都很放松,吃饭也不再紧时间。那只小黄狗钻到桌下,直拱大板的脚讨要食物,大板将一只啃过的鸭脚扔给他,小黄狗叼起来跑到一边,有滋有味的啃起来。

    众人吃过饭后又坐了一会儿喝了碗茶。这时从北面吹来一阵风,让人顿觉十分爽快。时令上虽已入秋,可与从府城出发时的天气比起来区别并不大。黄师木说:我们也不歇脚了,晚上到定安再好好休息;仙枝向老者结算了饭钱,众人上马向北驰去。黄昏时分,到了金鸡岭,过山龙对大家说:我们已经到了定安地界。

    金鸡岭位于定城镇的南边,山岭高大,因地形好像一只公鸡,且周围土壤都是红色,在夕阳余辉下,如一只披上彩霞的金鸡,当地人称作金鸡岭。金鸡岭的顶部有一座突兀的石峰叫“仙人峰”,峰周围是密布的丛林,晚风吹过,枝叶哗哗作响。在仙人峰前面还有一处文笔峰,两峰相望无言,静默相对。夕阳将天边的云彩点燃,烧成一片醉人的晚霞,染红了天空和大地,众人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策马向定安县城而行。

    定安是一座古城,西汉时隶属珠崖郡地,唐初为琼山县管。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设置定安县,意为从此境地安定,黎庶安宁。定安是嘉靖朝名臣礼部尚书王弘诲的老家,王弘诲晚年回乡后曾出资在定安县城创建“尚友书院”。以其老迈之年,在家乡宣扬文教,对家乡贡献很大。在王尚书所做的诸多事项中,对海南影响最大的则是“奏考回琼”。

    当时由于海南岛远离大陆,交通极不方便,每当有科举大考时,主考官并不渡海到琼府来督考,只是驻节雷州,行文调考。因此琼州学子首先面对的是遥远的赶考路途,从琼州渡海到雷州,近者也要数百里,如琼山、定安、文昌、澄迈、临高等县。还有更远的如儋州、崖州和陵水、感恩、昌化三县,其路行之艰难可想而知。当时交通工具落后,考生只靠两条腿赶路,非常艰苦。除了前面说的路途遥远,还有渡海的风险。乘木帆船渡海,要是顺风还好,半日即可,而遇到逆风,甚至要一两日。若是不幸遇到海上风浪,船只覆没,一船人的生命都会葬于大海。再就是人身的安全,这些书生往往成为土匪海盗猎取的对象,他们打劫将人扣押后,对交不出赎金的贫穷学子便将之砍杀扔进海中,而有钱的书生家里也只能倾尽家财去赎身救人;真是生死悬于一道海峡,苦不堪言。

    而对琼州学子这“三苦”,朝廷那些掌权者却漠然视之。为参加考试,琼州学子明知前途凶险,无奈也只能冒险前行,途中死伤或出意外的时有发生。

    正是: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