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青云山畔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从山上下来,陶墨夕让赵大嫂带着去看了周牧一直开的那片荒地,她小时家里还有两个中粮的庄子,但刚记事没多久,就都被亲戚夺走了,因此也没怎么见过土地,现在见这里居然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地,都满满种着苞米、高粱、黄豆,挨着水边的地里种的是水稻,一块一块的被人照料的很好。

    赵大嫂指着紧挨一片杨树林的地说:“那就是你家开的地,和我家的不远。”

    陶墨夕点点头,“就这片地空着,想来就是了。”

    赵大嫂有些钦佩:“里正说,郡里头两年刚下的令,肯来北地屯田的丁户,如果是自己开的荒,给办地契,还免三年的税金,三年后,按照亩数收两成的田税。”

    陶墨夕也估不出周牧开了几亩地,只胡乱点了点头应和。

    旁边几个妇人夸奖周牧能吃苦,竟然一个人开出了这么大片的地,赵大嫂等众人的声音停下来,又对陶墨夕说:“这片地虽然挨着林子,却也离水源近,只要用心耕作,不怕没有收成。”

    陶墨夕走到近前,见跟邻居的地用白线埋了地标,自家地里还剩下草茬,眼看着又长出了些新的草芽,看着一片浅绿。

    她也没种过地,再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赵大嫂却指着田埂边上的一簇野菜说,这种野菜虽然有点老了,但拿回去用热水焯一下,做馅儿包几个苞米团子,也能顶饱。

    陶墨夕这一路就已经发现了,这村子的人大多都挺淳朴老实的,就说一起来摘菌子、捡野果的这群人,岁数都没有太大的,但看到一处已经熟了的山里红,都是摘下来先给小桃的围兜装满,才几个人少少的分了些,菌子也是各人捡完后互相分分,大家拿到手的都差不多。

    想到这些,陶墨夕心里不由得有些高兴,又有些安心。

    回到家里,两人坐在院子里摘菌子,把上面的草屑和泥土挑出去,再轻柔的洗干净。

    那些颜色漂亮的菌子已经被赵大嫂都帮忙挑出去了,还叮嘱那都是有毒的,吃了会产生幻觉,呕吐,甚至伤及性命。

    那个叫柳英的少年又来了,站在陶墨夕家院子外的一棵杨树下,远远看着院子里的两人。

    自从在小桃这里拿走一对毛球,这人几乎天天过来,有时候是一捆木柴,有时候是些山果野菜,放下就走,小桃偶尔在门口逮住他,也说不上两句就跑走了。

    小桃双手在围裙上擦擦,朝着他走过去,柳英一手兜着衣襟,里面放了些泛着白霜的小果子,有红的,半红不红的。

    “这是我在山上打的山里红,拿来给你吃。”柳英低声说。

    小桃伸头看了下,直接伸手拿了一颗,在柳英衣襟上擦了擦,放到嘴里咬了一口。

    一股既酸又麻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小桃皱眉咧嘴,直接吐了出来。

    “不好吃你才送来给我的是不是?”小桃双手掐腰,含着怒气问,头上的毛球一颤一颤的。

    柳英忙伸手也拿了一个尝尝:“滋味挺好的啊,就是树长在背阴处,果子小了些。”

    小桃不服气,又尝了一个,入口还是一样的酸涩,于是你一个我一个,一个吃一个扔,不一会儿那兜山里红就没了一小半儿。

    陶墨夕在院子里喊:“小桃,叫人进院里来坐坐,总站在门外做什么。”

    小桃拉着柳英进了院子,给小姐看那些山里红,顺便告状。

    陶墨夕拿起一颗红果子,思索了下,说道:“以前跟舅母吃过一盘红果,但是要蒸熟了,再洒些蜂蜜吃,当时只觉得酸甜可口,并无涩味啊。”

    看两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那半兜红果,陶墨夕摇摇头,问柳英:“你着急回家吗?我家小桃收了你的礼,自然也要回礼给你才行,我去灶下把这些红果蒸熟,再煮一锅菜粥,留下一起吃可好?”

    粮食那么珍贵,在家他们都是数着米粒下锅的,柳英哪里敢随便留在别人家吃饭,可他看陶墨夕莫名有些畏惧,一个“不”字在嘴里颠倒了好几回也没说出口。

    那就是答应留下吃饭了,陶墨夕抖抖围裙上的草屑,起身去煮饭,留小桃继续整理那些菌子。

    见柳英蹲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小桃招呼他:“坐呀,你也跟我一起摘,月姐亲自下厨,你可不许吃白饭。”

    柳英瞟了一眼厨房里忙碌的陶墨夕,拿过一个菌子,默默的择了起来。

    陶墨夕饭食做的很简单,因为有客人,她舀了两碗苞米碴子下锅煮着,一边洗了个萝卜,拧掉上面的缨子,削掉萝卜皮,再把萝卜切成丝,放到水里泡着。

    陶墨夕也不会做特别精细的菜色,挖了一块荤油到热锅里,切点葱花炝锅后,就把萝卜丝放到锅里炒熟,盛出来后喊院子里的两人过来吃饭。

    柳英不敢进屋,还是小桃硬拉着他袖子进来,他见灶台上散乱放着的萝卜缨子和萝卜皮,大着胆子问了一句:“这,这要怎么吃?”

    “这个要扔掉的,家里马儿也不吃这些。”陶墨夕回道。

    柳英不舍的看了又看,说:“这些都能腌了做菜呢,扔了多可惜。”

    村里其他人家是连皮一起吃的么?

    陶墨夕有点慌,忙说道:“是我不爱吃这些,才舍弃了不要的,家里院子里还有不少萝卜,你家要是没有,让小桃给你拔几个带走。”

    能蹭一顿饭已是占了便宜,哪有连吃带拿的,柳英垂下眼,摇了摇头。

    想想这些天,虽然自诩顿顿粗茶淡饭,但居然仍和其他人家格格不入,陶墨夕出入邻居赵大嫂家更勤了,把些持家、下厨的本事好好的观摩学了不少。

    茄子、黄瓜都是不去皮的,挑大的洗干净切片晾晒,可以留到冬天吃,萝卜上的缨子挑嫩的,可以加盐加水腌成咸菜,就连杖子边长着的野草,赵大嫂说也能用热水焯焯当菜吃。

    陶墨夕从善如流,立刻就按照赵大嫂说的,把小园的菜都和小桃慢慢收拾了,托了那些半换半送的发带和毛球的福,加上未到收割粮食的时间,住得近的人也愿意来教她们如何储存秋菜、晒湿柴等。

    陶墨夕熬了一个晚上,给前趟街院子里的年轻媳妇剪了一副鞋帮,又免费送了一团碎布让她去糊鞋底,那媳妇红着脸摘了两篮黄瓜送过来,说当家的不在家,她手头也凑不出什么钱来,就送点陶墨夕家没有的菜蔬过来。

    要是三根两根的,炒炒或者切丝凉拌一下就行,这满满两土篮子,周牧又不在家,可要怎么吃啊。

    那媳妇自称姓王,鼻子两侧有些雀斑,笑起来脸红红的像山上的野苹果,她笑着推荐陶墨夕把这些黄瓜腌起来,留着秋后的时候吃,早晚配上粥,很是下饭。

    “不怕王大嫂笑话,我,我不会腌……”

    “那正好,你帮我剪鞋,我帮你腌黄瓜!”

    王大嫂看着岁数也不甚大,但厨下这些活干得十分麻利,就见她先安排陶墨夕和小桃用大盆盛水,先把黄瓜洗干净,放到院子里晒干水,自己就拿了块布,把她家里仅有的大陶罐里里外外涮了一遍,也倒过来控水等干。

    糊了一只鞋底的功夫,那些黄瓜就晒得差不多了,摸起来变得有点软塌塌的,王大嫂把小点的黄瓜直接码到陶罐里,大些的就一切两瓣,两层黄瓜一层粗盐,一层层的码好,两篮黄瓜放完,恰恰好大半罐,最后再倒入烧过的凉开水,盖好盖子,在周围洒一圈水封严实,黄瓜咸菜就算做好了。

    陶墨夕半信半疑,不过让她干啥她就干啥,递盐拿水搬罐子,没办法,这些村里人家家都会的手艺,她都得现学,做不成也没关系,不过就是浪费了些盐。

    小桃帮着洗晒了好多黄瓜,现在两只小手心还觉得麻赖赖的疼呢,没办法,那黄瓜上的尖刺太扎手了,不过小姐也洗了好多,她都一声没吭,自己更不好意思说疼了。

    村里人大多数对了陶墨夕的性子,加上她本人也着意的和大家交好,慢慢的,也和大家熟识了起来。

    青云村的青壮们一共去了六十多人服役,年龄最小的十五,最大的已近四十,到了地方,里正去应了卯,领了腰牌回来,就带大家去放行李。

    一切都是熟惯了的,大家安静的跟着里正,去了靠城墙的背面,那里搭了一溜的草棚子,地上简单铺了些破木板和干稻草。

    附近已经有几个村子的役夫们到了,有互相认识的就点头打个招呼,差役管得很严,撵着大家往各村分好的棚子里去。

    里正招呼大家把行李卷依次放好,岁数大和太小的睡里面,青年睡边上,再拿出随身带的蓑衣,沿着棚子边沿摆了一圈,好歹能挡些风雨。

    周牧铺被子的时候,看见行李卷里又放了个素净的小荷包,里面是小姐给的一串铜板。

    他小心地摸了摸荷包一角绣的绿色小草,再珍而重之的揣到怀里。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