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地陈洲,争端之地。百余年间,受南凉和北燕交替管辖。

    元嘉十一年,北燕浑图王大举进攻陈洲洪城。洪城守将姜世吉率军顽抗,举家赴难。

    洪城失守,陈洲陷落。

    北燕大军进驻洪城,南凉先帝竟听之任之。

    太傅讲学,曾简略提及洪城案。

    彼时,李书音年幼,在其观念中,南凉将士英勇善战、南凉君主英明神武,何以畏惧北燕?

    下学后,直奔御书房追问。

    先帝只道,看似容易做事难。待阿音及笄之年,皇爷爷再与你细说。

    及笄时,先帝早已薨逝。

    岁月飞逝,洪城案逐渐湮没无闻。

    今日,若非魏溪亭说起,她都忘了。

    “皇爷爷临终还在懊悔,说,洪城陷落,对不住姜家。他命皇伯伯发誓,待时机成熟,收回洪城。

    涉及疆土纷争,常常兵戈铁马;北燕竟然同意坐下来谈。

    你们如何做到的?真厉害!”

    李书音毫不掩饰欢喜和崇拜,几乎把眼前人当作神明。

    她太热情,灼得魏溪亭面颊泛红,不好意思地低头浅笑。

    “按理说,姜氏满门为国尽忠,即便再无后人,也应追封嘉奖,以示敬重。

    可陈洲陷落之后,无论坊间亦或朝堂,几乎无人再提洪城。”

    说着,吸溜一下鼻子。

    魏溪亭关心地问:“冷着了?”

    她摆摆手,继续道:“我曾偶然间听到长兄和太傅辩论,说,姜氏合族英烈含冤而亡,南凉有愧于他们,该当为姜家正名。他因此被太傅责罚,不准再议。”

    这位长兄,即青山君长子、前太子殿下李司沛。其人德才兼备,按既定路线将来必成一代明君。

    可惜,天妒英才,于承德二年病逝。

    青山君后继无人,晋王李少霖在承德三年中秋发动宫变,入主中都。史称‘中秋宴之变’。

    再次提到洪城案,勾起她对此事的诸多疑惑。

    “魏书,你是否知晓洪城案的隐情?”

    愿与她坦诚相待,但比起知无不言,他更在意李书音安危。洪城案牵扯太广,眼下还未到可以全盘托出的地步。

    “你相信我吗?”

    “当然。”

    “洪城案历经三朝,未能昭雪,其中复杂,非你我能涉足。

    我知道一些隐情,但在陛下授意之前,不能透露只言片语。

    至多能讲,收复陈洲,是替洪城姜家翻案正名的第一步。

    所以,明天的谈判,尤为重要。”

    以前,有青山君嫡长子李司沛;如今,有新帝唯一的嫡子李司冲。

    她无论多受尊敬多受宠爱,都捱不过女子身份束缚。有些事,她不能染指。

    李书音点头,表示理解。

    雪越下越大,前方道路越来越看不清。

    独在异乡,每每向南眺望,总难以抑制思乡之情。念故里,念亲朋好友,念魏卿……

    听闻他作为使团副使来了北燕,她惊喜之余,就只剩一个念头——见他!

    风雪兼程,昼夜疾驰,于主帐会面,她依然感到恍惚。

    一别数月,魏溪亭不像从前那样拘束,话多了。

    主帐近在眼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

    “你那个梦里,我是怎样的结局?”

    执伞之人手微颤,难以置信地凝视身边的姑娘。

    她却只看伞檐下的雪景,神态自若,似乎并不在意结果。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听后,她轻飘飘地笑了笑:“以前我会那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今我想得通透,活着,才有选择。”

    “嗯。”

    远方,一道身影打马疾驰,直奔主帐。

    “延之?”魏溪亭满腹疑云,眉心微皱,“我们快回去吧。”

    正月初,苏农延兄妹返回故乡,走得很急,甚至没顾上和她道别。

    具体原因,北燕太后三缄其口,她便不再追问别人家事。

    三月,苏农延孤身来牙帐,李书音权当他代表苏农部来祝贺浑图可汗高寿。

    几人见了面,热情寒暄罢,魏溪亭和苏农延便一起出门,往议事帐走。

    翻过山坡,苏农延直接切入主题。

    “溪亭,帮帮我。”

    尽管知道好友喜欢独来独往周游天下,但如今他既为苏农部储君,身边必会紧跟侍卫。

    可他竟只身前来,定然遭遇了麻烦。

    魏溪亭料到出事,遂问:“发生何事?”

    “我父王病重,无法撑太久。浑图在等一个机会吞并苏农部,兴许会选在八月赛马节。我需要五万兵马,只有你能帮我。”

    “借兵之事,问题不大。但如何调动,还需商议。

    南凉和苏农部之间,隔着沧源部、河鼓部,这两个部族都臣服依仗北燕。

    五万兵马目标太明显,若有异动,北燕必定知晓。”

    “不向南凉借,向西浑国借。”

    “西浑?”

    “西浑宜阳城毗邻苏农,守城藩王乃西浑太子胞弟,两人关系极好。

    他手上恰有十万兵力,只需佯借蒙蔽世人即可,不必真地挪动大军。

    我尽量在八月之前,处理好内部问题。”

    南凉大公主乃西浑国太子侧妃,新帝写信一封,向西浑国皇帝说明利害得失,借兵倒也容易。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苏农部盛产良驹,将士擅骑射。西浑和北燕可能因利益而争锋相对,亦可能因利益而联手。

    引西浑王军入境,着实棋行险招。

    魏溪亭表示担忧。

    “你放心,我自有办法。你只需请示贵国陛下,请陛下劝说西浑太子及其侧妃到苏农部观赏赛马。

    届时,宜阳王军便能以护卫之名,驻扎两国边境。浑图纵然图谋不轨,也不敢轻举妄动。

    待事成,苏农部定奉上诚意。

    溪亭,你我莫逆之交,我知你秉性,信任你,不瞒你。

    浑图称霸之心不死,北境各部皆会受其淫威。

    朔方已亡,河鼓正在步其后尘,接着便是沧源、苏农……

    我们不行动,便会出现无数个“升平公主”,或和亲,或为质,或成亡国奴。

    我不想看我们家乌苏走那条路!

    我知你祈愿南凉繁荣昌盛。我比你们更希望南凉强大,更希望南凉和楚国交好。”

    魏溪亭承诺,会将其诉求告知新帝,但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有求于人,苏农延先给出诚意。他带来一卷南疆涉外司原始笔记。其中记载,追溯至两百年前,陈洲名为边州,乃南凉辖地。

    这份资料,无异于给明日谈判增砖添瓦。

    秦钟率成员表示由衷感谢,邀苏农延共进晚餐,被婉拒。

    临走前,他说:“明日四国合议,我保证,苏农部站位公平公正,绝不徇私。”

    *

    四国合议,所涉事情甚多。一系列流程走完,直到下午,才开始争辩陈洲归属。

    楚国和苏农部做东,南凉、北燕代表各自举证。过程中不乏唇枪舌战,堪堪激烈,几度罢会。

    会场外守卫森严,里面怎么谈,外界一概不知。

    东阳作为南凉方面记录使,亦在与会之列。

    掌灯时分,主帐仍未收到一丝半点儿消息,李书音心急如焚。

    推门看,天色渐黑。

    朦胧中,一个北燕布衣装扮的人单手执缰,扬鞭飞驰。待近看,那人竟以黑巾蒙面。

    主帐侍卫顿时抽刀迎上去,呵停不速之客。

    那男子勒马,用不太标准的南凉口音喊:“升平公主,鄙人来送件礼物。”

    说着,撩开披风,解下一个黑布包袱,高高地甩过来。

    某个侍卫接住,先打开看,发现是一本线装书。检查无误,方将书籍双手呈送给李书音。

    她大致翻看。内容以北燕古语记述,超出她学识范围,一时半刻看不懂。

    “请尽快送到秦老手上,对你们有利。”

    那人说罢,拨转马头,快速离去。

    暂且不论真假,她借这个由头,带着书,骑上追风就往合议大帐赶。

    到合议大帐,恰逢新一轮休会,南凉代表个个愁云密布,自大帐走出。

    千里暮云,雪没马蹄。南凉嫡公主喘着粗气翻身下马,把护在怀中的书籍交与秦钟,累到说不出话。

    魏溪亭怀抱卷宗,走在队伍后面。抬眼见她衣衫单薄,遂将卷宗托与近身之人,意欲解斗篷。

    谁知,东阳已先一步。他只能悻悻地放下手。

    秦钟瞟到书籍扉页“子陵记事”几个字,心骤然一紧,微微颔首,道:“公主请随老臣来。”

    远离合议大帐,朝南凉代表团暂住地前进途中,秦老问此书来历。

    李书音一五一十地照说。

    全书约一寸厚。书籍扉页,写“子陵记事”几个字;次页,记“赠吾妻灵铃”,落款为“完颜子陵”。

    “溪亭,过来。”秦钟翻看书籍,等徒弟到身边,“你看看。”

    扫视过后,魏溪亭不敢笃定。

    正值晚饭时辰,他请张振安排大伙儿用膳,照顾好公主。

    师徒二人议事,东阳识趣,准备跟众人走,却被叫住。

    “时先生,晚饭过后继续辩论,材料需及时整理备用。可能要劳烦阁下和魏某一道加紧赶工。”

    李书音:“你们先忙,等会儿我给你们送吃的来。”

    秦钟:“多谢公主。”

    “尽绵薄之力,升平义不容辞。”

    张振领成员吃饭,秦钟带魏溪亭和时东阳进小毡帐。

    避开人群,再无顾忌。

    “你们对成山王二世的字画,是否有印象?”

    完颜子陵,北燕第二世成山王,书法名家。

    魏溪亭说:“我曾在锦州书院藏书阁见过几幅成山王二世的墨宝。其字迹飘逸,笔力刚劲,使人印象深刻。

    但我只粗略见识,虽觉得此书笔迹和那几幅行贴相似,但不敢断言。”

    两人将目光齐聚在东阳身上。

    他随意阅览几页,合上书,恭谨地对秦钟说:“确为成山王二世真迹。”

    师徒两人登时来了精神,对视一眼。

    “在下曾听闻,成山王二世写自传一簿,本意传家。可惜于启宁七年的大火中遗失。

    东阳能确定,此为成山王二世绝笔孤本。”

    秦钟压住喜悦之情,催说:“你赶紧看看,有无关于陈洲的记载。哦,不,他所在年代,陈洲还叫边州。”

    陈洲纷争,追溯源头,得从北燕历天圣二十二年说起。

    当时,成山王二世所率王军战斗力最强,乃北燕之利刃。

    那年春末雪融,王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克边州。一路南下,打到中都以北五百里,才被拦下。

    此为成山王二世的功绩,他的自传中很可能会记载此事。

    东阳受命查找,连晚饭都没吃。

    一目十行,专盯“边州”。

    皇天不负有心人,真叫他找到了!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