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

    刘二顺夫妇今天赶集主要还是为苏溪家的事。农人家除非有必需品要采购或者家里有东西要拿来换钱,他们是不来逛集市的。田地里的活已经够他们一年忙到尾的。

    两人共接了苏溪二两银子,按苏溪的话说刘二顺手上的一两银是包括他们三兄弟几日的工钱的。刘二顺问过两兄弟的想法,都不想要工钱,苏溪给的伙食已经够好了。

    刘二顺想的是买多点石灰,拌成三合土,尽量多铺些地面,梅雨季节的时候也少得踩泥水。苏家的小山坡全是黄泥土地面,雨季怕是不好过。

    周婶子要采购的东西则更多,先去闺蜜周欣那买肉。

    周欣听说苏溪家修葺屋子,个人多送一对猪蹄,心意十分重。

    两姐妹唠嗑半晌,话题还是围绕着苏溪的多,周婶子很是感慨苏溪的快速成长,突然成为一家之主,再没了每日躲屋子绣花的心气。

    作别周欣,周婶子在集市上兜兜转转几圈,最终买到她认为性价比最高的货物。

    六只拳头大的小鸡仔,一个三层的蒸笼,零零碎碎的厨房调料,再就是米面了。

    油便不用单独买,她跟周欣摊子买了一板猪膏,回头苏溪自己炸油,实惠。

    林林种种一起,周婶子还倒贴进大几十文钱,正好刘二顺用剩一些,中和一下,两口子也不用再跟苏溪算钱。

    两人大包小包地往青田村赶,还没到家门口就闻见一股扑鼻的油香味,分辨出自山上,心道苏溪又在家祸祸存粮了。

    刘二顺扛着两包石灰走在前头,近了就听见孩童阵阵的尖叫声。打眼一瞧,大大小小七八个孩子,手里都抓着一把黄澄澄的物食,满面笑容,小嘴巴都一鼓一鼓的。

    周婶子忍不住问,“吃的啥呢?”

    人群里的刘虎瞧见爹娘过来,窜过来接阿娘手里的包裹,顺手就往她嘴里塞了一个,然后蹦到刘二顺跟前也塞了一条。

    “是苏姐姐炸的小鱼,又香又脆,可好吃了!”

    周婶子猛地被塞了吃食,立刻就感觉一股油气化入口腔,再轻咬一口,外层酥脆的面皮咔嚓落下,与里面的肉分离开,再往深里咬,却是嫩嫩的鱼肉,不多,但是肉啊!

    周婶子不觉眯眼慢慢吃完了一条炸小鱼,脚步停下了都不知。

    吃完后,不觉感慨,“费油、费面,能不好吃嘛!”再看院子里的人各个都在吃呢,不免替苏溪心痛起来。

    “初初当家,真不懂算计,天天过年似的!”她嘀咕着,往屋里去找苏溪。

    苏溪正跟刘大平两兄弟围桌边喝鱼粥呢。炸小鱼虽好吃,更多的算是零嘴。几个大人也不好跟一群孩子抢,不过捻了两条试试味。

    幸好鱼粥里也不少煎得香嫩的小鱼,混着青菜和米香,更受大人欢迎。

    见刘二顺夫妇回来,苏溪赶忙给两人添上一碗。

    两头人桌上 碰面,各自聊着自家这头的信息。

    苏溪知道二两银子花了精光,没啥反应,只说后面再给三人补工钱,被后者强烈拒绝这才作罢。

    周婶子知道苏溪给半大小子包了一顿午饭,还给炸小鱼吃,直呼心疼。

    “小娃子闲着也是闲着,那点子力气不给你帮忙也用不到正途,哪值得一顿干饭,可是他们撞上你这个冤大头了!”

    苏溪乐得做这个冤大头,院子里一天都热闹的,干活进度明显加快,她付出的菜肉觉得挺值,虽然她家油罐子一点油花都不剩了。

    但周婶子不是给她带了猪膏嘛,炸一炸就有了,还有猪油渣吃,那可是她小时候最爱的零嘴之一!

    大人小孩热热闹闹了一阵就各自散去,毕竟再不走天要黑了。小孩的家长也基本赶集回来,他们着急回家蹭吃食呢。

    鱼粥份量不多,小孩们也十分自觉地没闹,都说回家吃晚饭,现在肚子里油水足呢。

    苏溪倒另外给刘家三兄弟都包了一份炸小鱼,给他们家的小孩吃,也不能就刘虎尝到这份甜头。

    连吃带拿的刘家三兄弟很不好意思,周婶子倒没觉得啥,礼尚往来嘛,自家有啥吃食再送来苏家就是。

    苏溪送走几波人,难得安静下来。

    她不免觉得家里孩子还是别太多,偶尔外人来玩,热热闹闹她喜欢,久了她只觉脑壳疼。

    相比起来,苏溪觉得自家小弟分外顺眼,此时正勤快收拾残局呢!

    今天的进度确实比之前快,许是前几天都在准备材料,苏溪没啥感觉。

    现在,小小的粪坑已拓宽了一倍不止,苏溪目测容积也有十来个立方。粪坑旁边的蹲厕也打了木桩,明天要开始上木板围挡。

    鸡棚基本完工,棚顶是斜坡式的,用竹片覆盖,刘三安说明日带着稻草来铺顶。新来的小鸡仔今晚就跟苏溪睡屋里了。

    院子里的围墙已沿着规划位置挖了一圈土坑,就差后续搭建了。

    按这进度,再过两三日,小院子的初步修葺计划就要完成。

    代价就是苏溪的存款下去快三两,急需开源。

    盯着周婶子带来的蒸笼,苏溪打算在面点上下功夫,开始不必花哨,包子馒头就行,集市的前一天在家里做好,第二天去集市摆摊,天冷就借个红泥炉子去蒸。

    难点在于发酵。

    苏溪想到自己拼过本土包子的卖点有俩,一是面皮,她想往暄软的方向做,这就需要在发酵上费功夫。

    先前她做的老面都不够到位,多少带点酸,苏见安他们吃不出来,苏溪还是能感觉出差别的,她还得再改进改进,啥时候能做出酵母粉就好了,可惜她完全不懂制作流程。

    另外一个卖点自然就在馅料上。

    镇上卖的包子基本就肉和青菜两种馅。肉一般就是瘦肉,馅料少,好吃的里面带点汤汁,纯肉的反而有些干柴。青菜馅多数是小白菜或者酸菜,前者便宜,后者耐放。

    总体肉包成本高很多,苏溪打算从素菜包或者半肉半素馅包做起。素菜的种类不打算多,但要求鲜。

    说鲜莫过于现摘现做,噱头再大一点就是时令的特殊菜品。

    比如今天吃的笋,可不就是季节性极强的菜品。

    唔,要不明天试试小笋肉包?哈哈,加点辣子更不错!

    想得兴奋的苏溪连夜又开始做面引子,希望这次能改造成功。

    至于干完家务的苏见安,提了个竹篓噔噔噔跑出去了。他也很兴奋,因为下午的时候阿姐交了孩子们一个陷阱捞鱼的办法。

    这次他的竹篓里放了一大把树叶包着的污秽物,都是下午处理小鱼剩下的内脏,腥味十足。

    苏见安没往青田河去,转而跑到一条河流分支处,水流缓,河面窄。他在下游水微浅的地方埋下竹篓,在篓里放入两块大石,塞些水草,随后离开。

    按苏溪的说法,鱼会闻着腥味进篓子里,然后停留,趁其不备一把捞起鱼篓,便能得鱼。但等待的时间最好久点,不然风吹草动鱼就跑了。

    苏见安打算睡觉前摸黑来捞鱼。

    今夜的青田村注定热闹得很。

    八个孩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忍不住就将今天大赚一顿饭的事拿出来宣扬。各家家长听完统一的表情就是:??

    是他们知道的那苏家吗?山头那常年不露面的猎户家?

    刘大头家的反应最大,因为这家当家的是一个妇人,青田村唯一的寡妇刘张氏。张氏的男人两年前病故,留下张氏一拖四。最大的孩子是早熟的刘扶,也不过十二岁,二姐刘秋菊十岁,再就是刘大头拖一个小奶娃。

    今天张氏带着老大老二去集市卖柴火跟菜干、鸡蛋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刘秋菊针线活不错,得了绣房的小活计,这次去交货。

    一整天光顾着忙,中午还是吃的家里带出去的杂粮馍馍,吃一口得灌三口水下咽。回到家刘大头将将烧开水,锅里热着家里剩的馍馍。

    见阿娘兄姐回来,献宝似的给一人发了一条小鱼干。

    小鱼干没了脆感,油面肉香却是跑不掉。

    张氏满脑袋青筋都蹦起来了,操起扫帚就质问大头。丈夫走后,她就靠几个孩子撑着一口气,把自己当牛当马,尽全力养活四个小的,可她更担心自己没教好孩子,到时候无颜面对地下的丈夫。

    毕竟刘家有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她那小叔就是沉迷旁门左道,弄得家犬不宁。当时因为丈夫生病花销太小被强行分家,倒现在反而落了点好。起码孩子远离老宅,跟小叔学坏的几率小了不少。

    刘大头平时都是乖巧型的,很少见阿娘这阵仗,吓得反而支支吾吾说不上话。还是二姐刘秋菊把弟弟拉到一边低声细语地问清了。

    张氏知道两兄弟在苏溪家不仅吃过炸小鱼,前头更是干掉两碗杂粮饭,甚至吃了几块肉,整个人都懵掉了。

    “山头那失了爹娘的两姐弟?”张氏对苏家本就生疏,知道猎户出事后她也是从众去慰问了两姐弟,当时她看到茫然无助的两姐弟,心中也是难受,也更加坚定自己要努力生活的念头,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也面临这惨状。

    “她家盖房子?还请帮工?”

    刘大头小声矫正道:“只是盖茅厕跟鸡棚,还有围院子。苏姐姐说现在盖不起房子。”

    “那就管的起七八孩子的饭?”张氏想到这,一巴掌拍在刘大头屁股上,“你这胳膊腿能做个啥,还敢要人家一顿饭?一个人吃不够,还带着小宝,你当自己乞丐去要饭的吗?”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