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

    来了这么久,郑藜也没在食堂找到好吃的面条,饮食习惯终究是不同。买了常吃的米饭套餐后,端着盘子与周仪随便找了个能晒着太阳的座位坐了下来。

    “真就这么算了?姐妹你可想清楚,就算换研究方向也得跟刘导商量啊”,周仪边吃边对着郑藜说。

    郑藜扒拉着盘里的米饭,“哎,我也就是在你面前口嗨,哪次见了刘导我不是最乖巧的那个”。

    “我只是还没想好给他咋说,我自己先冷静冷静,想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再跟他谈判”。

    看着周仪皱着的眉头,郑藜笑着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小事还能把我搞死?你忘了我们研一第一学期是怎么过的了?”

    对郑藜跟周仪来说,上个学期简直人间炼狱。周仪本科也不在这个学校上,两人都人生地不熟的刚报到,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导师就让她们两个刚入学的学术型研究生跟着研三的一个学姐做之前没完成的项目。于是,刚从本科阶段过来的两人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完成向研究生的转变便为了不耽误学姐进度整夜整夜的学习研究方法论、学习数据处理方法,那段时间两人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幸运的是这么熬了两三个月后项目顺利结题,成功给导师留下了刻苦细心的初印象,两人也在那时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周仪见她这么说也放心了起来,不过还是劝道:“那你可要尽快,眼看着研一就要结束了,还一篇成果都没有。再这样下去研二压力就太大了。”

    郑藜给周仪夹了个鸡米花笑着说:“放心啦!小周同学,我一定尽快”。

    周一的时候,实验室来了一个新面孔,导师介绍这是新来的访问学者。于是,依照惯例,等晚上的时候团队聚餐为她举行欢迎仪式。每次聚餐总会有固定的流程。首先,导师代表实验室致辞欢迎新成员的加入,接着总结实验室近期的成果发表,最后一步便是依次q在场的每个人询问最近的研究情况。几次聚餐下来,郑藜跟周仪早已找到了最佳干饭位置——导师的斜对面,以往在这种场合,郑藜都是尽力隐身降低存在感。但今天,她想在饭桌上趁导师心情不错的时候跟他说说论文还有研究方向的事。

    于是,等导师q到郑藜的时候。她只能怀着尴尬又沉重的心情说了论文被拒的事,同时又捎带着提了提审稿意见与更换研究方向的事。

    果然,话刚说完,导师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刘导放下筷子:“嗯嗯嗯对,人家审稿人说的意见确实也对,这个算法描述对我们来说确实不是专业的事,至于研究方向的问题,嗯…….”

    饭桌瞬间陷入寂静,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菜。

    过了一会,导师端起水喝了一杯后继续开口:“至于这个方向的问题,我也有责任,确实一开始我们也没有想的特别清楚……”。

    听他这么说,郑藜下意识的赶紧开口:“老师,没有没有,是我的问题,我……”

    导师笑着打断了她的话:“呵呵,你们不用这么怕我。现在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相比其他行业来说,直到此刻,仍然没有对教育产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沿用的最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探索出一条以促进教育重大进步为目的的信息技术应用路径是我们专业的职责所在。所以,未来还是要交到你们手里的。”

    说着举起杯子:“来,我们一起喝一杯”。

    众人赶紧站起来举起杯子。

    喝完后,导师又对着郑藜开口:“我知道你现在的困惑在哪里,不过我还是认为你可以再坚持坚持。这样吧,我有个大学同学他转到计算机了,现在是B大的博导,我跟他联系一下,咱们用到的技术对他们专业的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过会我联系一下他,看他们那边能不能帮忙派个人支援一下,我估计他们那的硕士应该都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听导师这么说,郑藜赶紧开口:“好的好的,谢谢老师”。

    风波终于归于平静,周仪在桌子底下偷偷捏了一下郑藜的手让她安心。

    导师的行动力果然惊人,等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就给郑藜推了一个微信。微信头像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卡通男生,名字是“小小高”。

    郑藜道谢之后没有立马加对方的微信,一方面考虑到现在已经快十二点了怕打扰人家休息,另一方面考虑到等明天去实验室了打开论文边截图边交流可能会比较有效率。于是,匆匆洗漱后就上床躺下了,不得不说,今天跟导师的交流让她这两天七上八下的心终于稍稍落了地。

    第二天早上,郑藜咬着牙在食堂排了十几分钟的队买了两份煎饼果子,路上碰到了一个博三的学姐,两人聊着一路到了实验室,周仪果然还没到。

    给周仪桌子上放了一份煎饼,两人挨着,再往里走就是郑藜的座位,她去自己座位上放下煎饼跟包,顺手按下电脑的启动键后便拿着水壶去楼道接热水了。

    待她接了水回到实验室,周仪已经拿着煎饼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感慨不愧是食堂最好吃的早餐,怪不得每天排队排得人山人海。

    郑藜泡上茶后就端着杯子回了自己的座位,她的座位在实验室的最里面,朝着一面墙,旁边就是一扇小窗户。

    一只手拿着煎饼啃,另一只手打开微信,登陆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那位“小小高”同学发送了好友申请。

    对方没有立刻同意,郑藜打开论文,慢悠悠的根据最近几次的审稿意见列出了自己需要重点加强的描述点。

    直到十点多,对方才通过了郑藜的好友申请。

    郑藜:“你好,我是刘老师的学生,刘老师推你的微信给我……”

    郑藜还没编辑完开场白,对方就发来了消息。

    小小高:“不好意思啊,昨晚熬了个大夜,今早起晚了。”

    小小高:“我叫高唯,你可以叫我小高,我是马老师的学生,今年也研一,你的事情马老师跟我说了,有什么问题微信直接沟通就行,都是同龄人(呲牙笑。”

    小小高:“你叫郑藜吧?我听马老师说你也研一?刘老师之前来过我们实验室,我跟他有过一面之缘。”

    消息一条接一条的接连弹出,速度快到让郑藜不禁怀疑难道学计算机的不光手速快,网速也比别人快点?

    回复终于编辑完。

    郑藜:“对,你好,我叫郑藜,微信名就是我的真实名字,我也研一,麻烦你了~”

    对方又发了个不客气的表情包过来。

    郑藜趁热打铁,把自己整理的资料给他发了过去。

    郑藜:“我把不太清楚的地方整理出来了,你有时间了帮忙看看(微笑。”

    小小高:“没问题,不过稍等哈,我大概明天给你回复,有个课题今天截止,得抓紧时间搞那个。”

    郑藜:“好的,你有空了看,不着急。”

    发完转手又发了个谢谢的表情包。

    一看表,刚过十一点,现在吃饭有点早,但郑藜也不想干别的事了。无聊之下一时兴起点进了高唯的朋友圈。跟微信聊天的感觉一样,他的朋友圈画风也活力满满,热衷于记录生活,虽然朋友圈仅三个月可见,但郑藜往下划拉了一下竟发现已经发了不少。

    最新的一条朋友圈是凌晨四点多,他拍了一张像是实验室的照片,定位显示B大科创楼。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满满当当坐了七八个男生,每个人都盯着眼前的电脑,配文“又是IT民工的一夜”。

    下一条朋友圈是篮球场的场景,扫了一眼本来已经要划过去了,但其中的一个背影吸引了郑藜的目光。那个背影一手带着篮球,另一只手挡着旁边的人,阳光透过窗户刚好洒在他的背上、刚好洒在他的漂亮的后脑勺上。球衣背面那个大大的“7”被度上了一层柔光。

    似曾相识。

    郑藜感觉自己好像又看见了那个以前每每趁他不注意悄悄盯着的漂亮后脑勺,那个见过几次的陪着他在篮球场奔跑挥洒汗水的“7”。

    已经有多长时间没见了?快七年?还是八年?自初二暑假两人其实已经断了联系,除了初三那几次在校园远远的偶遇——但郑藜每次都会提前躲开,避免跟他面对面碰见。高中陈昶他们又去了市里的学校,加上郑藜也慢慢疏远了两人的共同好友,直到今天看到这个相似的背影、相似的后脑勺,才发现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初中同学中她现在只跟张桐和樊思远有联系,张桐虽然没跟郑藜在同一所大学,但两人的学校离得不远,上大学的时候还是经常隔三差五的一起厮混,张桐学的会计,毕业后就在省会找了个工作。樊思远则大学便去了S市学电气,如今又在本校硕博连读了。

    至于陈昶,虽然高中转学走了,但他的学籍并未转走。因此,作为她们那一届的高考状元,郑藜即使刻意躲避,也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知道他去了B大读书。

    是他吗?

    但很快郑藜便觉得自己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有点可笑,且不说不知道他学的是什么专业,更不知道他本科毕业后有没有继续读书。再者,就算真的是他,又能怎样呢?

    思绪被大家此起彼伏收拾东西的动静所打乱,一看表,已经十一点四十多了,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郑藜快速收拾好东西挽着周仪跟随人群一起出了实验室。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