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书音坐在火堆旁,焦灼地等待。

    旧疾在身,又添新伤,他肯定疼得无以复加。

    车内毫无动静,她坐立不安,时而盯住火苗发呆,时而回看马车。

    等到莫须弥抱着脏衣服出车厢,她忙迎上去。

    “他怎么样?”她万分着急,浑然未觉挡住了路。

    莫须弥在上,噙笑回答:“皮外伤,处理好了,他已睡下。”

    “衣服给我,我去洗。”李书音伸手接了血衣,“敢问如何称呼郎君?”

    “莫须弥。”

    “须弥?”她猛地醒神,懊恼地拍拍脑门,“先前我着急往回赶,借左郎君坐骑,竟把他给忘了。”

    “左参在哪儿?”

    指指来时的路,她放下衣服,说:“劳您看顾魏卿,我去接左郎君。衣服放这儿,我回来洗。”

    追风套了挽具拉车,她只得借莫须弥的马。

    骑白马,牵一匹。

    半途碰到跑步追赶过来的左参,看对方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李书音愧疚难安,忙不迭道歉解释。

    好在左参明理,先问魏溪亭情况,再道自己不要紧。

    两人重返河滩,莫须弥已洗净血衣,正往回走。

    场地被清扫过,火堆也已熄灭。

    半束月光照大地,阵阵凉意。

    莫须弥模样俊,身材高大,蜂腰削背。不似魏溪亭般爽朗清举,也不似左参那样书生意气。虽作寻常布衣百姓打扮,但难以掩盖英武之气。

    她猜测,此人兴许是个武将。

    勒马跃下,奔去相迎,接过湿漉漉的锦衣,她道:“不是说好等我来洗么?您怎亲自劳累。”

    “闲着无事。”

    左参下马后,直奔车厢。

    李书音意欲跟上,被莫须弥拦住。

    “公主留步。”

    “我看一眼,否则一直担心。”

    “他……”莫须弥默了刹那,“衣不蔽体。”

    气氛顿时尴尬,她哑口无言,耳朵发烫。

    片刻,左参出来宽心:“我仔细看过,除了背部旧伤,并无其他伤口。且放心。”

    李书音将信将疑。

    依照安排,兵分两路。由左参带魏溪亭,连夜返回黄沙镇,找小师妹看诊。莫须弥护送李书音进棉县。

    进棉县找谁,他没明讲,似刻意隐瞒。对此,李书音也没戳破。

    “魏郎君交代,追风留给公主。”

    借车身遮挡,李书音换好干净衣裳。

    三人合力,将车辆套在白马身上。而后,莫须弥拿出一个靛青色包袱,叮嘱几句,目送马车驶离。

    简装出行,她只有一个包袱,装路引和两件换洗衣服。

    车子消失之后,李书音二人才打马赶往棉县。

    夜色深,城门紧闭。城外空地烧着五个火堆,都围满了人。赶早入城的商人、拖家带口的老汉、衣衫褴褛的难民……各色各样。

    西面那堆火,围坐的人少。

    一位七旬老翁粗布麻衣,精神状态却很好,正兴致高昂地讲述所见所闻。趴在他怀里的垂髫孩儿听得津津有味。

    左手边,依次坐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一个面色蜡黄的少妇,全都笑盈盈地听老人讲话。

    右手边,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男子持木棍拨弄火堆,不苟言笑。许是他气场太冷,所以只剩他所在的火堆有空位。

    小孩儿眼尖,看见莫须弥,指着这边兴奋地嚷嚷:“阿翁,大哥哥,大哥哥。”

    众人齐齐看来。

    原来,方才左参所说,莫须弥护送老弱妇孺到城门,正是这家人。

    中年男子余光瞟一眼,旋即移开,巍然端坐,叩了叩木棍抖灰。

    老翁全家起身迎接。老妪和少妇各牵一匹马去边上棚子拴住,老翁则引路。小孩儿似乎很喜欢莫须弥,紧紧牵着他的小指,满眼崇拜地望着他。

    一辆豪华马车停在东边城楼脚下,车主不屑与一众难民为伍,早早地钻进车里养神。

    纵观全场,除了那辆马车车主,便只剩李书音衣着光鲜。藕荷内衬粉嫩、薯蓣外衫清新,上边刺绣的画儿看似无章,可偏生赏心悦目。

    大伙儿纷纷推测,她兴许出自名门贵族,或者大户人家,最不济也该是商贾富户。总之,出身肯定甩那个假清高的商人一大截!

    莫说她本人貌美如花、气质卓然,便是她的贴身侍卫,往那一站就威风凛凛,可见一斑。

    到火堆旁,莫须弥单膝跪地,欲拂袖掸灰,为她腾地。李书音轻轻牵了牵他的衣角,眼神示意不必如此。

    火堆周围被清扫过,尽管依然有灰尘,但别人坐得,她亦坐得。

    和大伙儿一样,李书音席地而坐。整理裙摆时,偶然撞见中年男子正打量自己。

    男子的眉毛浓得像两条毛毛虫,微微皱着,仿若正在思考什么。

    那人眼神直勾勾的,令李书音略感不适。

    装作若无其事地理好裙摆,她将注意力集中去听旁人叙话。

    然而,那道目光如刀似剑,朝她身上剐。她实在难以忍受,心一横,猛地提眼盯,眼神颇为犀利,像只高度警戒的小猎狐。

    猝不及防,中年男子当即愣了一霎,旋即垂下眼皮,以示败阵投降。

    和老翁搭话之余,莫须弥将这场暗中交锋尽收眼底,唇角不禁轻微地勾了勾。

    边地百姓说话带口音,讲得起劲时,开始飙外语。

    河鼓部语言和北燕语相似,但有些微区别。李书音两门都不擅长,听得索然无味,到后来,干脆发呆打发时间。

    魏卿伤势如何?他们到哪儿了?马车颠簸,他疼吗?

    明天当真能如愿见到赫连西坞?如果见不到,莫须弥是否可靠?

    此一别,何时再见?或许能再见的吧?倘若余生不相逢,该多遗憾呐!都没好好跟他道个别。

    “姑娘可曾到过晋州?”中年男子忽然开口,成功吸引在座的人。

    除了魂游天下的姑娘!

    “三姑娘。”莫须弥轻唤。

    “嗯?”她一脸懵,愣头愣脑的样子,憨态可掬。

    莫须弥忍俊不禁,笑达眼底,摊手指引,说:“这位郎君问姑娘话。”

    “姑娘是否精于岐黄之道?”

    中年男子嗓音沙哑,像檀木锤子敲打弓弦的声音。

    李书音反应迅速,很快明白此人可能错将自己当成了二姐。她没过多解释,只故作茫然地摇头。

    莫须弥道:“郎君何故有此一问?”

    中年男子状似叹息,挽起左手衣袖,露出胳膊,上面盘踞着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疤,足足占据半截小臂。

    众人看了,无不倒吸凉气。

    “几年前,我这手受伤,全县大小郎中都没辙,建议截肢保命。可我还想……”

    男子停顿片刻。

    “当时,我雄心壮志,实在不愿因受伤而放弃理想抱负。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听闻来了位走江湖的游医,在县衙边上支摊子义诊,县令都亲自助阵。朋友叫我赶紧去试试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马当活马医。

    提到医术精湛,我以为游医肯定是上年纪的老人家。到现场一看,竟是个小女娃,十二三岁的年纪,气定神闲地坐诊。

    在她的治疗下,我这手才保住。可惜,没人知道游医尊姓大名,更不知她来自何方,将去哪里。

    姑娘您和那位游医,眉眼相似,先前我将姑娘认错了,实在不好意思。”

    中年男子致歉,但观其眼神,似乎仍未放弃,试图听到什么如愿的话语。

    结果,一如当年三缄其口未道姓名的游医一样,李书音肯定地告诉他,认错了。

    和老翁等人不同,男子说话偏向中都一带的口音,李书音完全能听懂。

    因此事,两人聊了几句。

    得知他们可能前往望郡,男子提醒,说:“近两天,那边戒严,看样子怕有大事将要发生。你们最好先别过去。”

    莫须弥不以为然,说:“这半年,望郡一直戒严,百姓出入倒没受影响。”

    “这次和以往不一样。总之,你们最好推迟入城,看看情况再决定吧。”

    听语气,此人仿佛知晓什么内幕。

    李书音和莫须弥对视一眼。

    看状况,中年男子多半不会细说。李书音只好放弃,道谢说:“多谢提醒。”

    “要打仗了吗?”

    一个小少年好奇地凑过来,不知何时出现在附近的。他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浑像个叫花子。

    中年男子沉默,更坐实少年所说。

    老妪带哭腔对天乞求:“老天爷,你睁眼看看,这仗不能再打了呀!”

    少妇已低声啜泣,把头撇开,暗自抹泪。老翁搂着孩子,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气氛一下子沉闷起来。

    小少年挤进圈子,讲述自己获得的消息。

    “我听说,北燕要攻打河鼓部,在两国边境陈兵布阵呢。说来也怪,河鼓部臣服北燕几十年,听话得像一条狗,怎么也走上朔方部的老路了?”

    “假意修睦,稳定人心,时机一到就赶尽杀绝。这不是北燕一贯的伎俩么?”莫须弥冷哼,眸中似有怒火。

    李书音忿忿:“一个朔方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中都偏不信邪。惟愿这次他们看到河鼓部的下场,能硬气点儿。”

    老翁道:“战场总是残酷的,一旦开打,必有伤亡。我家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剩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只能逃难到南边去,讨个生活。

    以前,我家大朗归家探亲。我问他,战场肯定残酷,怕不怕?

    他说,怕!谁不怕?每次上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若能活着回来,定会沐浴焚香,斋戒半月,叩谢上苍。谁不惜命?可年轻力壮的不去,老弱病残就得上。

    他说,大家都是平头百姓,不懂那些君臣信义、家国天下的大道理。只知道,男子汉大丈夫,若护不住家人,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李书音认同该观点。说:“国灭,何以为家?朔方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便富贵人家能搬迁到其他地方,但旁人问起,他们来自哪儿?恐怕,他们都难以回答。”

    莫须弥默默听他们讨论,神情中隐隐透着悲切。

    “无人,怎谈立国?”

    中年男子突然插话。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