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为钗副

    再想“真真国女儿诗”,真真就是重真,谐音崇祯,想来所谓真真国女儿,就是崇祯年间明朝的女儿,也就是董小宛,哈哈。

    书中写到薛宝琴这一段时,真的是很多谜语,不仅有字谜,还有俗物谜语,薛宝琴一个人就做了十首怀古诗作为谜语。

    所谓怀古,就是通过今夕对比,用今日景物之荒凉残败,来缅怀追忆往昔繁华,叹世事变迁,故国不在,借古讽今而已。

    因此在薛宝琴处设谜语,也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影射的这些人是秦淮八艳和前朝名士,怀古即怀明。

    接着讲薛宝琴和董小宛的相似点。

    第九、都爱旅游

    书中写薛宝琴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着她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天下走了有五六停了。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里写董小宛:

    【小宛更说游历山水之逸趣是人间最快乐的事。】

    他在文中写到他与董小宛初见时,数次拜访,都因为董小宛在外游玩而失之交臂。

    【我专程去访,她却因厌恶纷华,挈家去了金阊。】

    【又屡次访她于半塘,她却一直逗留在洞庭不返。】

    【知姬去西子湖,兼往游黄山白岳】

    冒辟疆的好友吴伟业,也就是吴梅村曾写《题董白小像诗》,对董小宛游历黄山作了描述:

    “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

    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余澹心,即冒辟疆的另一个好友王士祯,在《板桥杂记》中对董小宛的描述:

    【□□闲静,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舍去。

    至男女杂坐,歌吹喧阗,心厌色沮,意弗屑也。

    慕吴门山水,徙居半塘,小筑河滨,竹篱茅舍。经其户者,则时闻歌诗声或鼓琴声。】

    所以薛宝琴在咏红梅花诗中有一句: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雪谐音薛,落霞是古琴名,所以余雪和落霞都代表薛宝琴。同时雪又喻白梅,落霞喻红梅,直接的意思是庭院曲栏间没有白梅,流水空山有红梅,意思是薛宝琴不喜在庭院里,喜欢流连于在山水之间。

    可能也预示着她将来的结局,也是早亡,毕竟坟都在荒山野岭。

    第十:白和草字,前面讲过薛宝钗意象有“白”和“野草”。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

    有人因为董小宛字青莲,因此认为她是林黛玉原型,其实林黛玉是桃花、芙蓉,花色为红,黛并非指其花色。

    书中唯一一次写黛玉服饰,就是大红色:林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

    反而是薛宝钗穿着莲青色:【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所以吴伟业给董小宛做的诗叫《题董白小像诗》。

    而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所以吴伟业后来做《清凉寺赞佛诗》里有一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就有人据此推测董小宛后来是被顺治抢进宫了,而不是死了。

    清凉寺在五台山,据传顺治在此出家。

    显然千里草是野草,而非绛珠仙草。

    所以薛宝琴的咏红梅花诗,写的是一个“花”字,而非“红”字,最后一句: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作者在邢岫烟写咏红梅花时,诗中有一句: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意思就是白梅误服了丹药,才变红梅,其实她的真骨就是白梅。

    典出宋方子通《红梅》: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还有一个传说,天上瑶池的碧桃花,偷下凡间,脱了原来的旧胎变成白梅花。

    典出杜牧《梅》: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瑶台除了指仙境外,其实最初是指皇宫里的玉台。

    【瑶台最早有记载的是在夏桀时期建造的,《淮安子》记载“帝有桀纣,琁室瑶台”,瑶台作为夏桀权力极致的象征,极致奢华。】

    《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有:“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

    后屈原把宫中的景象,幻想成仙境。

    李白曾写杨贵妃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所以薛宝琴这句诗“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意思其实可以理解成,她前生本来就是宫中的梅妃,梅妃喜爱白梅,穿白衣,吹白玉笛,但是白梅和红梅是一样的真骨,不要再怀疑她们颜色不一样了。

    碧桃花下凡,脱了旧胎变成白梅,因为黛玉是碧桃花,下凡脱了旧胎,就变凡花了。所以薛系和黛玉有仙凡之别。

    董小宛认为月与日有仙凡之分,偏偏作者写钗为月,黛为日,有“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而黛是绛珠仙草。

    袭为钗影,但是袭人在又副册,就是薛宝钗的又副影。

    而黛玉的副影是香菱,在副册之首,所以菱为黛副;晴雯在又副册之首,是黛玉又副影。

    那宝钗的副影是谁呢?就是薛宝琴。所以薛宝琴应该在副册列第二。

    显然作者排太虚幻境正副册时,并不是按各个人物在书中戏份多少来排的,而是按她们的身份地位排的,比如巧姐,她没什么戏份,却排在金陵十二钗正册。

    大家要理解作者毕竟是旧时人,即使思想已经较前人先进,可是魂还是旧时人,从小受旧时礼教熏陶,难免带着旧时的等级观念,。

    所以在在正册的人,都是正妻。副册像香菱,是妾。而又副册袭人和晴雯属于丫鬟,袭人即使将来做了姨娘,也是通房丫鬟的地位。

    这意思就是琴为钗副,不要因为红梅白梅颜色不一样,就怀疑她们不同了。所以薛宝琴应该是要给宝玉做妾的。

    看到这里,大概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薛宝钗到底前世是什么。

    薛宝钗花签是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所以薛宝钗前世就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她的真身是大荒山白蛇,后下世历劫,几生几世都是宫廷里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汉代是李夫人,所以蘅芜苑题词有“睡足荼蘼梦也香”

    最有名的关于李夫人的诗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唐代是杨玉环,书中多次用杨妃比喻薛宝钗。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明代就是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大明江山落入清人之手。

    “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吴伟业曾写《圆圆曲》:“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今生薛宝钗和薛宝琴来到大观园,是为了大荒山的“帝王之棋”,即那块思凡的石头而来。

    但是书里开篇之说借用汉唐传奇,作者显然对传奇很感兴趣,却没有提明代,是因为明是前朝,太敏感。

    元春省亲时,忽然插了一句:“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这里为什么要忽然提一句丫鬟抱琴呢?因为元春是宫里的贵妃,其实是影射薛宝钗今生之影。

    所以元春省亲时,宝玉对宝钗说:

    【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元春的丫鬟抱琴,谐音宝琴,就是作者在提示琴为钗副。

    宝琴就是历朝弃妃,汉为班婕妤,唐是梅妃,明是董小宛,董小宛就是妾室,冒辟疆原本是跟陈圆圆有约在先,后陈圆圆被劫走,才又去找的董小宛。

    影梅斋忆语中,陈圆圆约冒辟疆时说【我居住的地方甚为僻静,又长斋,茗简炉香,在明月桂影之下,有事和你商议。”】

    明月桂影,正是薛宝钗意象。

    并不像有些人推测的,冒辟疆的原配苏元芳是影射薛宝钗,冒辟疆跟苏氏的关系很好,一直以妻儿为重,董小宛排在后面。

    《影梅庵忆语》中写:有一次遇强盗,冒辟疆拉着老母妻子带全家逃难,董小宛跟后面跑不动,跌倒又爬起,冒辟疆还嫌她跑的慢。

    回家后董小宛对冒辟疆说:“大难临头的时候,你首先考虑老母,其次考虑夫人、儿子、幼弟是应该的。我就是跟在后面颠簸行路没跟上,死在竹林里也没有什么遗憾。”

    所以琴为钗副,红梅即白梅,不用怀疑。

    第十一 :桃叶渡

    桃叶渡就在秦淮河上,桃叶渡又名南浦渡,是“十里秦淮”上的古渡口,《影梅庵忆语》里写过董小宛曾到桃叶寓馆找冒辟疆,并从桃叶渡发船追他。还曾和冒辟疆在桃叶水阁与朋友共饮。

    桃叶渡的来源: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于此渡口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当时内秦淮河水面宽广,桃叶渡处水深湍急,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

    桃叶每次摆渡心里害怕,为此王献之为她作了一首《桃叶歌》,歌曰:“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后因风流名士常在秦淮河与爱妓分别,留下许多动人诗篇,所以桃叶渡成了怨别离的代名词。

    比如宋代诗人写的《桃叶渡》:

    “裙腰芳草拒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当年和冒辟疆同称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也就是桃花扇的男主,也曾和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桃叶渡分别,李香君送至桃叶渡,以弹琵琶词相送。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写:

    “八月十五上午,我刚刚出考场,小宛突然来到桃叶寓馆。原来她因为等不到我的消息,就孤身带着一个老妈子,雇了条船从苏州出发沿江而行,来金陵找我。途中遇上一伙盗贼,她们只得把船隐藏在芦苇荡里,船舵坏了不能开船,她们三天都没吃上饭。”

    结果冒辟疆得到父亲告老还乡的消息,又不辞而别。

    “这次小宛又从桃叶寓馆出发乘船追我,在燕子矶被风浪所阻拦,几乎是又一次遭遇不测的险境”

    然而冒辟疆还是以科考没考上,没心情谈情说爱,再则董小宛欠了很多债,他处理不了为由,又拒绝了董小宛。

    “于是我在船到达城外朴巢时,就冷面铁心地与小宛诀别,仍然叫她回苏州去。”

    在刘刺史的宴会上,董小宛托人捎话说,她回去后不肯脱去分手时穿的衣服,空守着冒辟疆对她的一番诺言。说如果不快些想办法救援她,她情愿冻死。

    后来刘刺史看不过去,众筹资金,去帮董小宛摆平债务,没成功,最后是冒辟疆的另一个好友,四公子之一的钱益谦,掏钱平的事,把董小宛送到了冒辟疆身边。

    就这样冒辟疆还不愿意呢,文中写“壬午年四月三十日,小宛送我到了北固山下,坚持要跟随我渡江回故乡。我越是推辞,她的神色越是哀怨悲切,不肯返回。”

    因众朋友佩服董小宛的执着,又在桃叶水阁设下酒宴款待她和冒辟疆。

    总之冒辟疆这个人对董小宛很渣,还有很多就不罗列了。

    他的好友吴梅村也一样,他们这些人就是平时取乐是取乐,写的诗情深凄美,真要把人娶回家,就不干了。

    薛宝琴做猜俗物的《怀古诗十首》时,其中第六首就是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这首诗我百度了一下,据说几百年来,没人能猜出谜底,我看了一下有人曾猜的答案,有猜桃符的,有猜神龛的,有猜茶的,要我说没一个猜对的,因为对的答案,必须每一句都对上,而且作者爱用典,所以必须有典可查。

    不是我吹牛,我昨晚头疼,躺在床上不敢看手机,闭眼想了十来分钟,就想出谜底了。

    比如第十首纨扇,又名团扇。

    诗中说画婵娟,古诗中把纨扇比做月亮的数不胜数。

    萧衍的《团扇歌》: “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陆游的:“护砚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

    陆游还写过:“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所以这个桃叶渡怀古,很多人猜桃符,那这第一句“衰草闲花映浅池,你怎么解释?第三句“六朝栋梁多如许”你怎么解释”

    其实这首诗的谜底是贵族的墓地,不要一看桃枝桃叶就认为是桃木做的。

    这个“衰草闲花映浅池”,是指“泮池”,明朝墓葬体制中的一个规制。”,“泮池”又称“泮宫”,是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为官学标志。

    如今出土的明朝阁老徐阶之墓,就有明朝品官以上墓葬中典型的“泮池”,位于神道中间,墓碑旁边。半月形,北部平直。“泮池”,南部弧形,东西宽20.2、南北最大径6.75,却只有 1.2米深,所以是浅池。

    因为墓地都在荒郊野外,日久荒芜,所以是“衰草闲花映浅池”,闲花就是野花的意思。

    这跟薛宝琴联句时说的“埋琴稚子挑”是一个意思。

    典出汉代桓谭《新论·琴道》:

    雍门周带琴去见孟尝君。

    孟尝君说:“先生弹琴能使我悲伤吗?”

    雍门周云:“您现在十分得意,我的琴不能打动您。不过我以为您也有可悲之处”。

    于是,他接着说了许多“天道不常盛”的道理。说到千秋万岁后,高台池曲都已倾废,坟墓生荆棘,狐兔穴其中,樵儿牧竖(即“稚子”),踯躅其足而歌其上。行人见之凄怆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

    孟尝君听了,眼泪盈睫,雍门周紧接再引琴一弹,孟尝君悲叹泣下。

    所以“衰草闲花映浅池”的意思就是,不管你生前身份如何贵重,这些明朝的大官的墓地,不一样满是衰草野花吗。

    “桃之桃叶总分离”,谓之死,桃叶渡喻别离,桃叶总会从桃枝凋落,人生难免一死。

    要不前文我就说“桃红又见一年春”,是寓意花落人亡之意呢。

    “六朝栋梁多如许”,六朝以来的国之栋梁,高官显贵们多是如此。

    最后一句“小照空悬壁上题”。

    小照也就是小像,就像前面提到吴伟业题董白小像诗一样,指人的肖像画,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中说:

    “古无小照,起於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

    汉代好厚葬之风,高官显贵的墓地里,多石刻壁画。

    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人死了,空留小照和石刻壁画在墙上。

    总之这首怀古诗就是契合怀古的意境,借古讽今,说的就是北邙山上那些达官显贵的墓地,意思不过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古馒头。”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