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大概20来分钟,便到了这座山脚下。

    这个山不高。

    顺着往上爬,没一会儿便看到一座庙。

    进到庙里。

    供台上空空如也,既没有什么佛,也没有别的。

    有着一股灰败的气息,许是被荒废了很久。

    这个地方不错,是个可以暂时落脚的好地方。

    现在还早,先回县城里去打探一下消息。

    大致了解了庙里的环境,便往县城方向返回。苏黎一路闲逛,走走看看,见前面有很多人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便跟在队伍后边。

    “大婶,前边卖什么的呀?”苏黎询问。

    大婶回过头看了苏黎一眼,见是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小姑娘,仿若她那上高中的儿子的同学般。

    顿时放下戒心,举着手里的小本子和几张花花绿绿的印票说,“闺女,今天供应白薯干每人6斤,猪肉每人4两,数量不多,你带粮本粮票了吗?没带赶紧回家取去,晚了可就没有啦!”

    苏黎谢过,不留痕迹地跟在后边排队。

    排队的大多是家庭妇女,大婶接着继续聊之前未完的家常,苏黎一字不落的听着。

    大婶等的有些不耐道“不是昨天广播说今天开猪肉摊子吗?这会都快中午了,怎么还没动静呐?”

    吴婆婆搭腔道:“再等等。听说这批猪肉是昨天乡下送往副食品收购站那边的,这会没到可能还在路上呢!”

    正说着,副食品店出来了一个有些富态的圆脸中年女人,扬声道:

    “下午2点开猪肉摊子!别等啦,大热天的,回去吃完饭,下午再来……”

    “没事,没事,俺们等等!”

    “排队等着!”

    众人连忙应声,依旧顶着大热天站在店铺门前,排着队和左右邻居熟人聊天。

    王小妹腆着脸讨好:“吴婆婆,现在刚好月底了,你家的粮票用完了没?能不能借我两斤粮票?过几天月初就给你还!”

    “哎行,下个月记得还啊!”

    吴婆婆暗暗想着,两斤粮票不算多,有借有还,最多三天的时间就能还回来了。

    这个时代没有商品房,人们大多都是一个厂院里,远亲不如近邻,平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邻里都是互相帮忙。

    倘若对方耍赖不还,下次再碰到粮食拮据难以度日的时候,周围的邻居肯定没有一个愿意出手相帮的。

    王小妹仔细收好两斤粮票,多少松了一口气。

    王小妹是村里人,年纪不大婚结的比较早,户口留在农村,现在还是钢厂的临时工,几个孩子也落不了户,如今正是猫憎狗嫌的7,8岁的年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天天嚷嚷着吃不饱。

    她家只有她男人是钢厂正式工,一个月有最高的四十五斤粮,就这时不时的得靠公公婆婆接济。

    这会儿到月底了,家里断了粮,这借来的两斤粮票,正好买这供应的六斤白薯,量多顶饿,能供一家子吃好几天,不用发愁月底最后的这几天吃什么了。

    王小妹心神微松,笑着和大家继续聊天。

    “俺听说下个月供销社搞促销,有好些不要票的东西,拿着钱就能买了。”

    吴婆婆来了精神:“有不要布票的布料卖吗?”

    大婶道:“那肯定没有!不要布票的那叫瑕疵品,有也让供销社的职工和有关系的抢先分了去,哪能轮得到咱们买?”

    王小妹又道:“但是听说有不要票的毛巾,俺准备买呢!”

    “真的?王小妹,下个月去供销社,记得把我们几个老婆子喊上!”吴婆婆开心的应着。

    总结了一下听到的内容,零零碎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苏黎总算是摸清楚些头绪。

    这些人手里拿着的叫粮本,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

    人们的吃穿都离不开它,记录着一家子每月能买到的粮食定量。

    粮本里有着各种花花绿绿的票证,这小小一张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粮票、肉票、布票这些常见票证,还有糖票、尿票、月经带票等……

    粮票分有粗粮票细粮票油票,这些粮票就是具体能按粮食种类采买,每次买粮都要带上粮本粮票和钱,缺一不可。

    “我给你说,我家那小儿子考上高中啦!他们班,也就两个人考上嘞。现如今一个月有三十一斤粮食定量!”大婶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你儿子可真有出息,现在高中生可是直接分配工作当干部的!这么出息的儿子,可比将来做工人强多了!”吴婆婆叮嘱道。

    王小妹却是有些愤懑不已,在一旁道“工人的咋啦?俺男人可是钢厂的锻工,一个月四十五斤粮呢,可比干部粮食多的多。”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吃不饱。

    城里人吃商品粮。

    有城镇非农村户口,粮食食油按人头,每月定量的粮食供应,进行统一分配。

    但每人每月能分到的粮食指标不等,不同工种的粮食指标也不一样。

    工厂干活需要力气,吃不饱就没力气,领的定量粮食最高,一个月足有四十五斤。

    干部和不需要体力劳动等等,还有老师和医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的粮食指标也高,一个月有三十斤,粮食虽不比工人,但工作轻松体面,也吃穿不愁。

    普通的无业城镇居民,一个月是二十五斤粮食定量。

    虽说只能勒紧了裤腰带省吃俭用,勉强不饿肚子,可这样的日子都能惹来不少农村人的羡慕,不需要干活就能吃上国家的商品粮呢。

    刚出生的婴儿每月定量是三斤,不过那得是城镇户口。

    城镇户口的小孩子每长一岁便增加两斤粮食供应,直到二十五斤封顶。

    上初中时由学校开证明,然后去街道增加到二十五斤,高中能增加到三十一斤,比普通乡镇干部还要多一斤。

    大婶瞥了王小妹一眼,淡淡地说:“那可不一样,干部虽然粮食定量不比工人,但细粮跟肉票给的多,工资还挣得多呢。”

    吴婆婆搭腔道:“听说高中老师家里不年不节的都有大米白面吃,这可是一般人比不上的,要么广播里怎么说知识就是力量呢?”

    “没错,知识就是力量!”大婶很乐意听到这样的话,跟夸自己儿子一样。

    王小妹被两人左一句右一句说的还不上嘴,心里却一百个不爽,她不是城镇户口,可她还是很自得的。

    当初她才嫁人时,知道她嫁的男人在城里做工人,不用下地干活,吃国家商品粮的时候,村里的小姐妹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不羡慕她的,生产队大队长他婆娘看见她可都是笑着脸说话的。

    虽说她男人岁数大了点儿个头也不高,可那又怎么样?

    定亲时候一下子就给了她们家十块钱,四十斤粮票呢!

    从那以后在家她爹娘都不让她干活,家里亲戚各个都高看她一眼,她在村里都是仰着头走路,怎么城里这些人就不识好歹呢?

    她男人每月四十五斤粮食,比乡里的干部挣得还多,老师都比不上她男人!

    这年头有钱有什么用,有钱也买不来粮票,高中老师还不是得个个饿着肚子教书?

    想到这,王小妹轻哼了声,挺起胸,扭过头来继续排队。

    苏黎顿感有些无趣,不禁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感到惋惜。

    由于物资的缺乏,供销的不对等,时间如此的宝贵,竟然消耗大量的时间来排队。

    何况来排队的九成都是妇女,这些妇女在一起聊天,不是比孩子就是比男人,整日里围着男人转,孩子转,灶台转,为一家子操心着,大把的时间都为别人活着。

    在她所在的时代,人们不愁吃穿,由于星力的诞生,星卡的开发,人们的活动多姿多彩,女性的生活更是各有各的光芒。

    如果有机会,苏黎想尽她所能,为这些她的先辈们能够做些什么,改变什么……

    苏黎继续听着,话题天南地北的又说到了县城里的定量粮食供应。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我家亲戚前几日来县里了一趟,给我叨了那么一句,在乡下,说是今年夏收,收成可能不太好……早上那广播天天说哪里哪里出了卫星田,我看都是吹牛呢!”大婶说道。

    吴婆婆压着声音:“小声点,我也听说了。”

    “吴婆婆,咱们丹阳县应该不会受影响吧?”王小妹听到这,转过身来,忍不住插了个嘴,心里有些愁苦。

    大婶也担忧起来,“就是就是,我还盼着夏收的粮食交上来了,买几斤大米细粮,给我家当家的做几顿饱饭呢!”

    “谁知道呢,多做点准备总没错的。看来要去城东那边……”吴婆婆暗示道。

    大婶扯了扯吴婆婆的衣角,使眼色让她别往下说了,吴婆婆意识到后,凑到大婶耳边压低了声音……王小妹也跟着凑了过去,几个人开始叽里咕噜起来。

    苏黎没有再接着再听下去,因为刚才她听到了“城东”“桂花巷”“面粉”这样的字眼……

    桂花巷,应该就是当地的“黑市”,粮食私下交易的市场。

    苏黎沿着城东的方向走,也没敢打听桂花巷在哪。

    她不是本地人,问的还是当地黑市的位置,这太过引人注目了。

    黑市交易的地方人肯定不少,她找着这交易的人了,想必就能找到这桂花巷了。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