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小户飞出金凤凰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是拿出流落在外的前太子旧物,拉拢前太子旧臣,借此弹劾新帝德行有亏,再接着请李太后主持正义,过继前太子子嗣,登基称帝,郭后虞心道,真是好胆量,可惜了,不是好手段。

    骤然被前太子的人,抓住郭后虞的把柄,朝中好几个前太子旧臣,仿佛有了主心骨,纷纷凑了过来。

    郭后虞看着殿内涌进来的几个前朝旧臣,他脸生,说白了,涌进殿内的,已经排除在重臣之外,也就是个闲职充数而已,真正替前太子说话的人,只有何大人翁婿,除了这二人,其他的,少有在朝中担任要职的,可惜,何大人翁婿,作为局中人,看不清状况,异想天开。

    李太后出面,过继子嗣,又能如何,能让几个文臣凭三寸不烂之舌,让郭后虞把江山还给刘氏!呵,郭后虞心里有些想笑,可惜,他做了帝王后,不能随意放肆的大笑,不然,这会儿,郭后虞一定能笑的前俯后仰。

    李府连过继的人,都找好了。还真是准备的很充分呢!

    就在前太子旧臣以为,李贺是李太后的侄孙,若将他过继到刘承嗣名下,李太后岂有不答应的道理,被人怂恿追捧一番,觉得理应如此,将江山还给刘氏皇族。

    可惜,这世道,不是靠大道理活着,而是比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郭后虞接手了乾祐帝的私库,里头东西,自然入了郭后虞私库。

    郭后虞看着这方端砚,心道,一个砚台而已,在武力十足的权威下,不足为惧。郭后虞想,即便私库中中被胡来变卖出去所有的珍宝,都被人找出来,郭后虞也不担心,军费不足,拨给云州的军费银子,国库中,因补贴农户,花了三成,他不过想出个旁门左道的法子而已,弄得天下皆知,也最多说新帝囧迫,穷得要卖东西了。

    被人笑话几日,郭后虞还真没放在心上。

    只是,在何大人翁婿义正言辞的等待中,郭后虞却走神了,他在想,乾祐帝私库的东西,流出宫外,这些前太子的人,乍看见前太子的物件,一下子蜂拥而至。

    要说睹物思人,忆起前主,太过牵强了些,前太子的心腹们,他登基好几年了后才想到,郭后虞夺了刘氏江山,忒晚了点。

    不对啊,要想过继子嗣给前太子,应该在郭后虞登基前,提此事。

    郭后虞心里在想,他的确因篡位称帝,名不正言不顺。那又怎样,他照样做了皇帝。

    郭后虞都登基好几年了,前太子旧臣才提这事儿,是不是忒晚了些。

    郭后虞看着何大人义正言辞的指责他名不正言不顺,心里早就怒了。他对前朝世家们,并不多宽待,且看王家就知晓了今日提起过继子嗣这件事情,显然有人背后推动。

    郭后虞杀了乾祐帝替前太子报仇,当时还有前太子旧臣感恩戴德,说感谢新帝,替前太子报仇。这才过去多久,前太子旧臣就翻脸不认人了。

    谁在暗处,弄来这么一出?

    整个李府,恐怕只有李太后一人,是个明白人,如不然,这偌大的李府,不会衰败到无一人领实差,只靠着家底度日。

    何大人翁婿二人义正言辞,口吐狂言,不知道受谁指使?皇位,岂是谁想做,都能坐的!

    何大人岳父祭祖时,刚回故乡,有人找上他,说几日前,梦见前太子托梦,指责他忘了旧主,想要他出面,扶植李府嫡长孙过继到前太子名下,还特意带了一件足以证明新帝郭后虞德行有亏的证物。

    这方端砚,的确是前太子刘承嗣的物件,那时,前太子刚行弱冠礼,这端砚,就是济州刺史送来的贺礼。见到证物,何大人岳父心里触动,脸上却并未表现出分毫,只不过,前太子托梦一说,到底触动了几分。

    来人锲而不舍,接二连三游说几日,何大人才松口。

    前太子的指责,触动了何大人心里那根旧弦。那时他曾经视为己出的孩子,是个胸怀宽厚的储君,可惜,死在兄弟手中。

    何大人岳父本是御史,在朝中说话颇具分量,只是,他虽然料想到结局,却也心甘情愿,替前太子做最后一件事。

    李太后被请来勤政殿,路上,便听闻了,御史台参新帝统御臣子无德,请新帝退位,扶值前太子过继李府嫡长孙为子嗣继位,请郭后虞将皇位,归还刘氏皇族。

    一帮子文臣奏请天子退位,焉能成事!李太后心里大惊,这可要了李氏一族的命了。

    谁不要脑袋了,敢挑衅郭后虞。

    说的好听,让李太后做主,将李府嫡长孙过继到前太子膝下,扶植登基,李太后可没被画饼冲昏头,她虽说仍然居住宫中,可惜,并不是李府人看似荣光无限,若不是她低调做人,焉能享平安的晚福。

    说什么归还皇位给刘氏皇族,前太子过继的孩子,也不是刘氏正统,有朝一日,也能同样的说辞,让李府嫡长孙退位。

    李家的儿郎,不知道受了谁的蛊惑,怎会这般异想天开。

    路上,李太后就在想如何能保住李家一丝血脉。郭后虞可不是吃素的,他礼让你,是要你懂分寸,而不是让你蹬鼻子上脸。

    李太后到了勤政殿,只说了一句,“我儿不过继子嗣,新帝登基后,深得民心,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新帝当之无愧!”

    李太后力挺郭后虞的话,总算让郭后虞舒展了眉目。

    李太后说了这话,当着众朝臣,大骂李府嫡长孙,骂得狗血淋头,还亲自动手,掌掴侄孙。李府嫡长孙万万没想到,姑祖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自掌掴他,还斩钉截铁的说,她会过继子嗣。

    李府嫡长孙以为,柴火架起了,只等李太后这最后一把火,就能谋成此事,郭后虞本就是篡位,立身不正,他过继到刘承嗣名下,怎么就不行了。

    可惜,姑祖母被郭后虞这个皇帝,吓破了胆子,不同意。

    李府嫡长孙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惜,直到孙将军的人,闯入勤政殿,扭了胳膊,将李府嫡长孙押下去的时候,他恍惚间明白了个道理,看似文臣主笔口伐,发号施令,只是,在武力上的镇压,是他反抗不了,也没有考虑到的。

    是啊,他怎么就忘了,兵力才是腰板子挺直的硬气。

    李府嫡长孙突然明白过来,他怎么就照料谜一般,信了那话,只要过继给前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刘家皇族的人,再次生出这样的想法来,坚定的以为,此事能成?

    李府嫡长孙突然想到了那个人,万博济的人,是他,一直游说自己,一直送银票支持自己收买人心,他曾经觉得,自己遇到了真正懂他心思的人。

    在大牢呆了两日后,李府嫡长孙才从希冀中破碎了,那个说看好自己的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托人给他送信,显然是失败后,就此放弃了自己。

    到了现在这步田地,李府嫡长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被有心人利用了。

    从勤政殿回去后,李太后交代伺候的宫人,没事不可外出,只在宫里走动,不准任何人,打听外头的消息。

    这何尝,不是自保,何尝,不是对新帝示好的意思,但求,新帝能看在往日襄助的情分是,给李家,留一丝血脉。

    一心拥护李府嫡长孙过继的前太子旧臣,见李太后掌掴李府嫡长孙,心中不解,万万没想到,李太后竟然不同意过继的事儿?李府一家子起了内讧,前太子的属臣见状,叹息道,完了,师出未捷身先死。

    过继子嗣,在何大人翁婿极力支持,李太后极力反对中,烟消云散。

    今日,天子一怒,李府嫡长孙惑众,引发朝纲动乱,打入太常寺大牢。开年来,郭后虞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气。

    说实话,看在李太后的份上,郭后虞并不想对李家人,赶尽杀绝。只可惜,这次李家人作死。

    朝中一直没有动静,只听闻,李府没封了,汉生顿时预感到不妙,得到郭后虞毫发无损的消息后,觉得遗憾极了。

    他多次给郭后虞找麻烦,都未能成功。汉生惋惜,计划再一次失败了,白瞎了他东奔西走,替前太子张罗继承香火的人。

    不知道是郭后虞运气好,还是他能力出众,出现的意外,都能及时解决。

    然而,汉生突然想到,伽罗国王给了他两万两银票,他没有办成此事,伽罗国主岂能饶了他。汉生想到这个,后背出了一身汗,当即,汉生就预料到后果,他打算跑。

    万万没想到,伽罗国人一心盼着的内讧,在大周朝,只是荡起一股水波,就荡然无存了。

    等伽罗国主收到汉生离间鼓动继皇帝一事夭折,心里对郭后虞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大周兵强马壮,契丹族几次攻打失败,可见,契丹族并不是看起来的那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重要的是,契丹族人不仅索要物资,愈发不将伽罗国人放在眼中。

    伽罗国王眼见得不到城池了,心思百转,得罪了大周,商户税费骤增,严重影响了伽罗国的经济,不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连薪柴等必要的物资,都涨了两成,长此以往,伽罗国承受不住。

    打算在契丹族跟大周大战之前,先静观其变,等等再说。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