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门前碧波潭中倒扣着点点残荷,干枯的莲蓬从半腰折断,密密麻麻的雨线从空中直坠水中,点起圈圈涟漪。

    陶府门前摇晃着两个素白灯笼,陶母憔悴的脸上挤出些许喜色,领着两个仆人在门前等候归家的陶玉。

    青幺先下车,撑伞先后扶着孟韵和陶玉下来。几人依次在檐下站定,一阵寒风带雨吹来,陡然生出一股萧瑟凄凉之意。

    陶玉事先已经向陶母说明,此次陶家能过难关,全是因为孟韵慷慨拿钱周转。

    因此陶母一见孟韵,面上先是一笑,接着又感激地瘪了嘴角,就要哭出来似的。

    “孟娘子——”陶母上前一步,拖着孟韵臂弯,不受她一拜,“孟娘子于我家有恩,我怎可再受你的礼?”

    孟韵不曾料到,陶夫人会因借钱周转一事,对她如此感激,心中当即一动,竟然生出了一些愧疚和心虚。

    陶夫人攥得她紧紧,生怕她给跪下,孟韵略挣扎了一下,便放弃了行礼这个想法。

    但礼数不可废,幸好她早有准备。

    “夫人是长辈,我头回登门,理应给夫人见礼。还请夫人莫在推辞——”

    孟韵说着,挥手让青幺拿出带来的礼品,呈到陶夫人面前。

    两盒时令水果和杂色果子、另加一盒茶叶、两匹绢帛。便是节庆时分送礼,也是极亲近的亲戚之间才会如此馈赠。

    陶夫人擦了擦眼角,等见过女儿陶玉点头示意,方吩咐仆人收下。

    “此番接到玉儿消息,说孟娘子陪她一起回来,我这心里是既有喜又有忧。如今陶家蒙难,我是生怕……慢待了孟娘子。”

    陶夫人引着几人进门,回头看了一眼孟韵,表情十分难为情。

    孟韵一路进来,眼见陶家门庭冷落,枝疏叶败,看来陶父去世,加上陶二郎一事,已经重创了陶家。

    此刻,她脸上神情愈加恭敬,摇头道:“夫人何出此言,阿嫂待韵娘如亲妹,此番还是托了她的福,我才有机会来叨扰您。只盼着夫人不嫌弃才好,若是再这样说,倒叫我觉得不好意思了。”

    “是、是、”陶夫人连连点头,面上笑意更多了一些,不再提担忧慢待孟韵一事,转而催促婢女,“让茶点果子快些上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陶玉,环视四周一圈后,才出声问道:“阿娘,怎么不见二郎?”

    之前她回来,二郎都会到门口迎接,怎得今日不见了他人?

    陶玉担心,莫非自己这个弟弟又出了什么事?

    陶家正值多事之秋,可经不起再来一桩麻烦。

    “你一说起珏儿,真是……唉、”陶夫人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面色一变,喜色瞬间成为化不开的愁怨。

    “自从知道跟孟家借钱了了那边的冤孽后,那孩子就把自己关在了屋里,非要跟我闹着去什么西北从.征。我是好话都说尽了也无用,你说——陶家只剩下你们俩姊弟了,让我如何忍心……忍心看他去、去那黄沙西北呀!”

    陶夫人说着嘤嘤哭了起来,孟韵忙起身小声安慰,一旁的陶玉秀眉微蹙,一时没有接话。

    陶夫人这些日子流了许多泪,一流泪眼睛便发红发肿。

    陶玉一早知道陶夫人的症状,闷声坐了一会儿,终究抵不过对母亲的心疼,说道:“我去看看。”

    陶夫人立刻止住了哭声,起身跟了上去,孟韵在厅中干等着也不是,想了想,还是决定跟着。

    陶家二郎她几年前见过,个头小小,却清瘦有力。陶玉有孕,陶夫人年老,哪个都禁不起推搡。

    万一真闹起来了,孟韵好歹还能在一旁稳稳场面。

    *

    到了陶二郎房门前,门果然被关得严严实实,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陶玉屈指敲了敲门,清晰的咚咚声穿进去,头发散乱的少年仍呆呆坐着,纹丝未动。

    “咚咚、咚咚咚、啪啪——”

    “陶二郎,你若是还有良心,不想把阿娘也逼死,就把门给我打开!”

    陶玉一连又敲又拍,几下之后便不耐烦,心里一股无名火气,对着门就吼了出来。

    陶夫人知道女儿气极,看着陶玉怒骂,一时不知该先心疼女儿还是儿子,眼里的泪滚珠一样落了下来。

    “夫人别急。”孟韵在一旁安慰陶母,看着面前紧闭的房门,心里为这家人捏了一把汗。

    陶父去了,若是陶二郎不能支应门庭,陶家往后便完了。

    陶家不仅在诸位亲朋面前抬不起头,陶二郎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渺茫。

    陶玉恨铁不成钢,顾及肚子里的孩子,火气不敢再撒,只能深吸两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忽然,陶玉眼前发黑,脚底一软便往旁边倒去。

    “阿嫂!”孟韵眼疾手快,两步上前搂住陶玉软软的身子,惊呼道:“快去请大夫!”

    青幺也跟着大喊:“快来人呐!快来人!”

    陶母顿时慌了神,急匆匆不知往前还是往后走,无助地跟着青幺喊道:“来人呐!快去请大夫!”

    她的女儿和外孙可千万不能有事!

    顿时,廊下急吼吼闹作了一团。

    “吱呀——”门扉被人一下从里屋拉开,少年一把跳出,捞起陶玉便往屋里走。

    “小心些。”孟韵见他动作太快,怕伤着陶玉和肚子里的孩子,忍不住叮嘱道。

    少年回头飞快望了她一眼,脚下动作不停,将人稳稳放上.床后,一言不发跑了出去。

    *

    庭院之中淫雨霏霏,润泽的雨安静地洗涤着花草,墨绿色的叶子被风卷下屋檐,轻飘飘落入雨里。月月红的花苞半开不开,裹着一枚盈润的水珠,顽强地躲在一隅。

    陶二郎出门把大夫背来了陶府,虽然不用大夫走路,但少年颠簸的力度剧烈,几乎要将一副五六十的老骨头颠散。

    大夫捂着嘴猛咳一声,连喘三下,方神思清明,几步坐到床前,施针诊脉。

    小半个时辰后,陶玉方悠悠转醒。

    孟韵见她醒来,先是一喜,后转头问道:“大夫,阿嫂的情形如何?”

    “是啊,我女儿身子如何?”陶夫人亦担忧道。

    这时,少年一直低垂的头微微抬起,眼神在孟韵脸上一扫而过。

    大夫松了一口气,边收拾药箱,边道:“这位娘子是急火攻心,这才晕厥了过去。万幸老朽来得及时,母子均安。只是以后不可再动气,否则,我也保不了第二回。”

    人无事就好。孟韵心里松了口气。

    若是阿嫂出了何事,她真不知跟阿娘和阿兄交代。

    陶夫人连声道谢,跟在大夫身后出去,看样子要顺便抓药、结诊金。

    屋里剩下孟韵几人,此刻氛围忽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诡异又尴尬。

    孟韵觑了一眼姐弟两人的脸色,果断将熬好的参汤搁在一旁,对陶玉道:“阿嫂记得喝,我先出去。”

    “无碍的,你就当在这儿陪陪我。”陶玉知道孟韵想避嫌,怕因为她在场,自己不好和陶珏安心说话。

    但陶玉正气头上,索性破罐子破摔:“你也是他姐姐,他用自己逼阿娘,有什么不好意思让别人听见吗?”

    “阿姐,你别气了。”陶珏低低开口,头几乎快垂到了地上。

    “我也不想生气,你倒是做出个人样来啊!阿耶去了,阿娘就只有你一个指望。你还——”

    陶玉说着又激动起来,刚半撑起的脑袋猛然倒回了枕头上。

    孟韵立刻劝道:“大夫说了让你别动气。快好好躺着。”

    话音刚落,“咚”的一声响,只见青幺嘴巴微张,双眼圆瞪。

    孟韵赶紧回身,发现陶珏竟然在床前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阿姐,我想去西北从.征。”陶珏定定说道。

    那双琥珀色的眼睛一瞬不眨地看着床榻上的陶玉,孟韵小心翼翼挪到一旁,将面前的地方留给姐弟俩。

    “此事你可想清楚了?”

    陶玉没有孟韵意想中会阻拦陶珏,反而语气十分平静,仿佛早就料到了此事。

    陶珏重重点头,“嗯”了一声,垂眸的片刻,目光扫过眼前的地面,却只看到绣花鞋的鞋尖。

    眉头不经意微皱,意识到人站远了一些,陶珏连忙板起脸孔,一丝不苟。

    陶玉“哼”了一声,没有错过弟弟一闪而过的皱眉,问道:“你莫非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陶珏顿了顿,慎重张口道:“没、没有。”

    “可如今天下承平已久,你想从.征,也未必非要去西北。我让你姐夫就近——”

    陶珏打断了姐姐的话,回道:“不,我就想去西北。”

    “为什么?”陶玉想不明白,她听说西北战乱随时会起,为何他如此执着,非要去那危险之地。

    “因为、因为……”陶珏支支吾吾,不敢开口。

    其实是因为西北能立功,那样他就可以很快还上欠孟韵的钱。

    但他还不能说,起码现在不能。

    于是,陶珏道:“因为我有一身武艺。就得去能展现男子汉气概的地方。沙场报国,忠肝义胆,这是先生教的。”

    他这番话也不算扯谎,只不过是原因之一。

    陶玉虽然不是很相信他的一番话,但陶二郎毕竟已成人,若真下定决心想做一件事,她纵然身为长姊,也不好阻拦。

    “阿娘那儿我会替你去说,但如何让她彻底放心,最终同意你去西北,你得好好想想。”

    陶二郎不喜欢咬文嚼字,也不喜欢念书作文章。如今终于遂了他的愿,当即“蹭”一下站了起来。

    “多谢阿姐!”陶二郎一依次朝陶玉和孟韵作揖,而后飞奔了出去。

    孟韵眼见青葱似的小伙子拔地而起,心里很有一种“邻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其实她比陶家小子只大上两岁,还是陶玉婚宴上,隔着人群远远见过一面而已。

    忽然想到陶家这次就是因陶二郎才遭此变故,人财两空,孟韵下意识皱了眉头。

    她虽然不了解陶二郎,但是方才观他秉性,最多算个愣头青,怎么也不是那种寻花问柳的浪荡子弟。

    闹出这等事,八成被人算计了吧。

    孟韵下意识同情这个孩子,丝毫没想到其实自己比人家不过大两岁。

    “韵娘、韵娘?”陶玉连唤了她两声,孟韵才回过神来。

    “阿嫂可有吩咐?”孟韵重新在陶玉跟前坐下,顺手将参汤端给她。

    瓷碗温热,触感极好,陶玉仰头喝下时,忍不住捧紧了一些。

    “韵娘,让你陪我回陶家,路上已经颠簸了两日。我方才已经吩咐人去烧了些热水,你与青幺盥洗后,好好歇一歇吧。”

    “我无碍的,阿嫂。”孟韵见她脸色有些憔悴,有心想留下照顾她,不过陶玉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韵娘,你先去好好休息。今日你也看到了,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闹着要去西北游历。我阿娘一辈子被人呵护,除了料理庭院之事,外头的人情打点,根本没经历过风雨。此番我身子这样,万一要与贵客的女眷来往,我怕是得劳烦你一趟。”

    陶玉担心陶二郎从.征一事,怕还得过里正或是李六郎的手,既然承人家的情,除了孟大郎打点,女眷那边也不可怠慢。

    若是双管齐下,说不定会成事更快。

    所以,万一人家女眷来到陶府,多一个人从旁说话,总也管些用的。

    孟韵明白陶玉的意思,正好她身上确实有些乏了,便起身同陶玉告辞。

    “阿嫂你好好休息,我晚些时间再来看你。”

    陶玉弯了弯嘴角,笑容憔悴温婉,应了声“嗯”。

    孟韵走后,陶夫人身边的婢女来到陶玉屋中,端来了一些膳食。

    “孟娘子那边有吗?”陶玉问。

    “有的,娘子放心。”婢女将藕羹放到床前小几上,立刻想到了什么,继续道:“小郎君还亲自来庖屋问过孟娘子的膳食,婢子们记得娘子的吩咐,特意给孟娘子添了一些开胃的小菜。”

    陶玉接过丝帕的手一顿,秀眉微蹙,“你说谁?”

    婢女垂首,正色道:“婢子方才,说的是……珏郎君。”

    “知道了,你下去吧。”陶玉深吸了一口气,将帕子扔到一旁,慢慢舀了一口藕羹,戳进嘴里。

    “此时莫要跟夫人提起。”

    婢子走出房门时,陶玉特意提醒道。

    *

    孟大郎直到夜里才回来。

    被汗浸透的里衣牢牢贴在背心,庭间冷风一卷,孟大郎加快脚步进屋,扑面而来一阵温暖的香气。

    房中燃着一支烛台,预示屋中有人。孟大郎还在庭中时便知道,妻子来了。

    陶玉还未睡,见他归来,忙披衣坐起。先唤人送热汤来,又体贴地问他用过膳否。

    孟大郎忙活了一整日,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虽然疲累,但见到妻儿安然无恙,心里还算熨帖。

    陶玉又问他,“到底用膳了没?”

    他实在累得吃不下,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便点了点头。

    “早些时候在李家那儿吃了。他家码头的货可真多,运了整整一日都还排着长队。”孟大郎有些羡慕似的说道。

    像这几日的货量,哪怕在李家码头每月只现十天,一年所赚之数也够买下十个孟氏绣坊。

    但一想到码头这两日来往的人,孟大郎下意识皱了眉头。

    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他总觉得哪里要出事。

    陶玉知道自己丈夫这两日受李六郎所托,在忙着李家手底下的事情,略等片刻,方试探着唤了一声:“夫君——”

    孟大郎回神,见妻子眉间有试探之意,联想起方才一进陶家,自己便被小舅子拦住,还在廊下说了许久的话,顿时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玉儿,你就放心吧。”

    孟大郎先将妻子扶坐下来,就着婢女送过来的热汤净了手,再回来掌住妻子肩头。

    两颗脑袋紧紧贴在一处。

    “二郎既有从.征之愿,岳母又同意,咱们理应当全力支持。只是天下承平已久,朝廷如今多对西北用.兵。二郎想去西北从.征,少不得要找里正点头。”

    “嗯、”陶玉点头,反握住丈夫放在她肩头的手。

    丈夫说的与她所料相差无几,陶玉心中立刻安定下来。但此事未竟,夫妻二人皆不敢掉以轻心。

    陶玉又道:“对了,韵娘也来了。照顾了我一路,才歇下来,明日你也去看看她。”

    孟大郎脸上露出惊喜又欣慰之色,先点头答应,复又叹道:“韵娘是个好姑娘。这些年我只是在生意上照看了她一些,家里事却没有仔细去打听,否则,我一早便宰了那焦文俊!”

    提起焦家的人,孟大郎恼怒不已,将手用力捏成沙包大的拳头。

    陶玉难得见他露出如此憎恶的神情,遂柔声劝道:“好啦,如今韵娘与焦家和离,等阿耶阿娘去签了文书,咱们一家就可真正团圆。你明日去见她,可小心着少提焦家。”

    “我知道。”

    听到“和离”二字,孟大郎脸色稍霁,柔声和妻子又说了几句,起身盥洗更衣,很快入梦。

    *

    孟大郎行事沉稳练达,加之有陶玉、孟韵从旁协助,不出十日便把陶二郎的事办妥。

    一切只等官府文书下放,陶二郎便可正式动身,出发西北。

    陶家下帖宴请李六郎和里正。男女分席,孟大郎和陶珏去外厅招待男客,陶夫人便和孟韵一起在内堂陪着女眷。

    苏城时和年丰,民安物阜,时人也追逐风尚,喜爱各色丝帛衣料。

    陶夫人有心,想给两家的女眷送些衣裳料子。家中寻常的东西自然拿不出手,孟韵又从小在绣坊长大,此事交给她办最为妥帖。

    孟韵大方答应下来,心中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定要去布庄选几匹上好的衣料。

    出门时正好风轻日暖,半路上却忽然下起了雨。孟韵侧伞看了看天,庆幸自己带了雨具。

    刚到布庄门口,还未来得及看清四周,一声惊呼穿透雨幕,直冲孟韵耳畔。

    “孟娘子!”

    声音熟悉又带着惊喜,孟韵立刻抬伞一瞧。

    竟是谢楼。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